土鳖虫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发现成都明代状元杨升庵的传说
TUhjnbcbe - 2023/9/17 19:18:00
北京哪有看白癜风的 https://yiyuan.99.com.cn/bjzkbdfyy/
新都文化地标——状元府

一和对言志

杨升庵天资聪俊,自幼好学,四岁发蒙,五岁就能作对联了。

一次,他父亲杨廷和自朝廷任所返归故里新都省亲。茶余酒后之际,廷和牵着爱子升庵来到自家园林——桂湖散步。当时正值湖边凤尾或开,煞是好看、廷和一见,不由兴起,同时也想试试升庵学业如何,于是停步湖边桂树之下,对升庵说:

“庵儿,为父欲出一对联,不知儿能和否?”

升庵拱手说道:“父亲请出上联。"

“好”廷和微笑着稍加思忖:"这上联是:此日林中观凤尾。升庵侧头一想:“儿就对。"

“对来。”

“这下联对:他年榜上占鳌头。"

廷和一听,不由捻须微笑:“‘此日林中观凤尾;他年榜上占鰲头。’嗯,好!不仅字句语意贴切,而且平仄对仗工稳,更可贵者,志向不凡!”但他这话,并未出口,怕的是升庵年幼受赞,易滋狂浮。

状元祖父捐资修建新都清源桥

二求站鰲头

升庵勤奋攻读,从未稍有松懈,及至十八岁上,已是满腹经史子集了。每每乡试,总是名列前茅。

时逢大比之年,十八岁的升庵,畴踏满志,别家启程,上京赴试去了。

朝廷开科普考,升庵从容应试,三篇文章,篇篇锦绣。数天之后,金榜贴出,杨升庵大名果然占了鰲头”——考取了个头名状元!

那时候,天上举人秀士成于上万,有的连连赶试,已然“考”白了须眉,不说头二三名,就连“坐红椅子”(最后一名据说在榜上最后一名的下边有个红笔划的勾,很像椅子)也没捞着。那心里是什么滋味,也就可想而知了。

这回,赴考者见杨升庵如此年轻,初科状元,心里很是不服。由不服而嫉妒,由嫉妒而鼓噪,由鼓噪而生谣,最后竟传言“杨升庵状元及第,有营私舞奖之嫌!”并且上了“联名摺”。

升庵闻言,气忿填赝,三步并作两步,前去拜见了主考大人毅然要求站在"鳌头”三天,答辩天下秀才举子、赴考学士,以慑服众心。

原来,这是当时的一个“规矩”。凡对当科考取生员事项有疑,便可联名上摺,请求某个中第者站在魁星门外广场上专设的石鳌头之上,当众解答疑者的考问,以试真伪良莠。

主考大人接到了“联名摺”,心里也很忿懑。明明是升庵才识过人才中状元,怎么闹出了个“营私舞弊之嫌”?这不是泼主致大人的“脏水”吗?主考大人正在思考如何处置,杨升庵前来提出了“站鳌头”的要求,正好,为了大家释嫌,他也就顺势答应了,

消息传出,魁星门外的广场上熙照攘攘的更加热闹起来。升庵来到了广场,站在了广场中央高有丈余的石鰲头之上,潇洒自如,唇伶齿俐,不论天文地理,还是经史韬略,皆有问即答,谈吐有据,尽皆圆满以复,使人不得不服。如是三天,便无人再敢问了。

杨升庵这才穿戴起状元袍冠,打马游街。

三借物隐谏

那时,新科状元在未放官以前,有出入宫廷的自由,为啥?因为那时有个规定,凡是状元都当然是“天子门生”。既然是皇帝的学生,宫廷上下谁人敢拦?

这样,杨升庵在宫廷出入之际,发现了一桩宫帏秘事——皇帝和他的嫂嫂勾勾搭搭,行径谣秽!

升庵先是惊奇,继而厌恶,最后变成了愤慨。一国之君竟然如此荒谣!可是这样的事体又怎好直言相谏呢?若是置之不理会又确如哽骨在胸。他想来想去,只有旁敲侧击,比较稳妥。

这日,杨升庵正在御花园信步思计,偶见一打杂太监拿着叉头扫把在打扫花径。升庵不由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想出了个“借物隐谏”的办法。

于是,他假借皇帝旨意,命这太监赶扎一把特大特粗的叉头扫把,于明日他与皇帝下棋之时,送到望帝驾前,这太监诺诺躬腰,便即刻照“旨”行事去了。

第二天,杨升庵正与皇帝在紫微阁对弈之时,那打杂太监果然打着新扎的特大特粗的叉头扫把“完旨”来了。

皇帝一见这希奇之物,不由哈哈大笑:“若大一个扫帚,如何执用?哈哈……"

“抱而扫之,抱而扫之嘛!”升庵在一旁点话。

“抱而扫之’?古怪!哈哈……"皇帝还未理会。升庵只得命太监拿这扫把扫地。

太监遵命。因这扫把太粗太大,无法用手握住,太监尺好笨拙地将扫把抱着扫地。样子当然可笑。

皇帝一见,更是笑得前仰后合:“哈哈……这是何为?这是何为?"

升庵笑不起来,在一旁进一步点明:“他在抱扫,他在"抱嫂’!"抱嫂’!”

“啊!……”皇帝听到谐音“抱嫂”二字,一下点到了他的痛处,笑容立刻消失,可他并不思改悔。虽然当时皇帝“打不出喷嚏”,但而怀恨在心了,他冷冷说道:“爱卿,你犯上了!”说完拂袖而去。

杨升庵像

四金殿脱身

没隔几天,皇帝在早朝之上突然宣称:“杨升庵有欺君枉上之罪,立即推出午门斩首!"

众臣一听,惊愕不已;唯有升庵因那天隐谏不欢而散,有所须料。不过,他当即检点自己,言行无邪,也就泰然许多。当然在那样的情势下,也作了些准备。只是没有想到,今日皇帝竟突然置自己于死地!事已至此,怕也没用,只有据理力争了:

“臣启万岁;伏望万岁明言,升庵何言何行有欺君枉上之罪:小臣也好死后暝目。”

“这……”皇上还是要顾面子,当然不好明说。几位清正的朝臣,也为升庵求情.

升庵又乘势接着说:“如若不然,小臣不明不白死去,势必冤*不散,冤*萦绕宫廷,那时吾皇也就很难安生了!"

皇帝耍起了皇威:“嗯?!”

升庵不卑不惧:“万岁,您可以生杀臣民,可管不了**哪!

“呃……”皇帝一想,这倒也是,要是二天当真闹起*来,我还活得下去吗:于是他的金口玉言也作了更改:

“哼:看在众臣讲情,升庵死罪可免,活罪难饶:发配充*到……”

真是“奉君如伴虎”。杨升庵早己心欠惹冷,心想在这如此腐败的朝中奉君,倒不如及早还乡为民,也好落得个清闲,他无意再作争辩,只是为达到自己的想法,接着皇帝的话在说:“启奏万岁:小臣愿领充*之刑。只是恩请万岁开恩,天涯海角去得,切莫充到始康县珠市口。”

皇帝纳闷:“这却为何?"

升庵故作难色答道:“吾皇可想而知。始康——“屎糠”;不是屎就是糠,屎糠混合,臭气熏天,其中珠市口又是“猪市”所在,大猪、小猪、公猪、母猪,哄哄挤挤,其臭为最。小臣乃文弱书生,怎能受得如此龌龊?还有更可怕的是……”升庵故意把话留住。

皇帝急问:“还有什么?"

升庵故作恐惧,颤抖着从袍袖里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两件东西,一个“丁丁猫”(蜻蜓)一个“推屎爬”(屎克郎),然后战战兢兢地指着“丁丁猫”说:“这是那里的蚊子。”又指者“推屎爬”说:“这是那里的臭虫。"

皇帝见了也觉惊奇:“啊?那里的蚊子,臭虫竟有如此之大?”升庵接话:“是訕!所以恳请万岁开思,万莫充到比处,小"臣这单薄之躯,实在是受不了这可怕的叮咬。"

谁知皇帝一拍龙案:“哼!别处哪里也不发配,单单叫你充*屎糠’县猪市’口!”皇帝心想,我就是要你快死,方解我心头之恨。他见目的己经达到,便起身宣诏:“退班!”

谢天谢地:升庵才真的如愿以赏了。

原来,新都县名曾叫过始康,城中西于的珠市口,正是杨升庵的家——杨府。这些,昏庸无知的皇帝当然是不知道的。杨升庵也就籍此离朝了。

新都状元府——状元杨升庵像

五充*荣归

御差押解着杨升庵,朝四川新都县进发了。

一路之上,两个御差靠着杨升庵的字画得到了不少好处,因而升庵也就没有受到什么夹磨。

他们三人,一路不敢耽搁,鸡鸣上路,鸦噪投宿,待走到了新都县境,在唐家寺小镇下榻的时候,己是年关在迩了。

家近,年近,不由勾起了升庵的思绪:堂堂状元,竟至如,怎不叫人忧伤:皇帝不轨,我却充*,怎不叫人愤懑!

踌曙满志离家,皇犯罪人返乡,怎不叫人羞愧!

设若如此寒碜光景归家,岂不连累来人,赘及友好,大家脸上无光?而这,又并非真是我升庵有过;实乃皇帝之罪呀!……

升庵想到此处,心中实在不平,越想越觉得自己不该受这个宪枉。于是,他叫御差向店家索来纸笔,因是年关快到,便写成了一副对联:

人家有年我无年;

替主充*杨状元。

那时是没有章法能管皇帝的。但为了愚弄百姓,皇帝有了过错也要受到刑罚,可谁又敢把刑罚加到皇帝身上呢?于是聪明的大臣便想出了“打龙袍”“替主服刑”这样的自欺欺人之举。杨升庵的“替主充*”,当然也就会被当时的官场理解,

对联写好,晒干,御差命店家把对联贴了出去。众人一见,别的没啥,这“替主充*”事体可就大了。一传十,十传百,很快风传开去。

这下可忙坏了地方官吏,既是“替主充*”,按当时的规矩接待替主者的礼仪,一律按接待圣驾的格式试行,否则就是对皇上不忠。

于是乎,成都府官为首,新都县令主办,附近间风而动的知州、知县参加,组成了通接机构。

先是*土面道,红毡铺路,张红结彩,状后选定了个*道古日,动起锣鼓丝竹,放起烟花火炮,大小宫员前呼后拥,把杨升庵从唐家寺小镇接到了新都城关西于珠市口的杨家府第。

文献名都——新都

(文章作者:于晗资料来源:冯文江提供《杨升庵的传说》(新都杨升庵研究会杨升庵博物馆)编辑:眉州唐驳虎注:传说与正史存在不同,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1
查看完整版本: 发现成都明代状元杨升庵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