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鳖虫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菊花病害防治技术 [复制链接]

1#

1.叶枯病

药菊花斑枯病又称黑斑病、叶枯病或褐斑病,俗称“瘟病’,是药菊花普遍发生且为害严重的叶部病害。发病严重时,叶片大量枯死,影响花头产量和品质,甚至全株枯死,造成绝产。

(1)识别特征:在菊花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主要叶片受害,一般下部叶片先发病,初出现褐色小点,扩展后成圆形或椭圆形,或因受叶脉限制形成不规则形病斑。叶缘病斑多为半圆形或扇形,病斑直径5~10毫米,褐色或紫褐色,黑褐色或黑色,边缘清晰,有时外围具褪绿晕圈,后期病斑上密生针头状细小黑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病斑多时可愈合成1个大病斑,叶片上有5~6个大病斑时,可使叶片变*、皱缩。发病严重时,病株叶片自下而上变黑枯死,枯死的叶片常悬垂于茎秆上而不脱落。雨水较多时,病害发展快,迅速蔓延全株,最后导致整株死亡。

(2)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在枯死的病列叶或已感染的菊株基部新芽(脚芽)上越冬,翌年温湿度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器,释放出大量分生孢子,有风雨、昆虫和农事操作时传播至新叶而引起初次侵染。发病后病斑上不断产生分生孢子器,以分生孢子进行再次侵染。病害潜育期一般为20~30天,潜育期长短与药菊花品种,温、湿度条件有关。在感病品种上接种试验表明,气温20~25℃并有较高湿度的条件下,潜育期可缩短至4~8天。

温度、降雨量和湿度影响病害的发生发展。温度10~27℃、田间有雨露即可发病。通常4月上旬菊花留种地开始发病,8月(立秋前后)最后一次摘心定头后,为促使菊花生长孕蕾,大量浇水。若浇水方法不当(喷浇或叶片湿润过夜)或秋雨多,田间偏湿,极有利于病菌的繁殖、传播和侵染,直至终花期不断加重危害。据广东省调查,温暖湿润季节发病最重,秋末随着气温的降低,病害受到抑制,但如出现暖冬或一段较长时间的气温回升,仍可发生严重危害。通常在降雨尤其是连续降雨或在闷热天气时降雨之后,病情会有明显发展。

药菊花品种间对斑枯病的抗性有差异。另外,根头老的菊花植株抗病性差,发病重;过多施用氮肥,植株嫩弱,也有利于发病。

(3)防治技术:菊花斑枯病的防治应以农业防治为主,辅以喷药保护措施。

①在最后一次采摘菊花之后割去植株地上部分,彻底清除并集中烧毁地面病残体、落叶,减少越冬菌源及翌年田间病害初侵染源。

②深翻土地,并实施3年以上轮作。

③选用健壮无病的母株新芽繁殖,同时加强管理保护,培育壮苗。及时摘除下部病叶,带出田间外掩埋或烧毁。避免偏施氮肥,注意氮、磷、钾三要素适当配合,促使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植株抗病能力。灌水时避免采用上部喷浇方式,减少病菌随水滴飞溅传播的机会。最好在上午浇水,可使叶片沾水后快干。雨后及时开沟排渍,降低田间湿度。合理密植以保持株间通风透光,减轻病害。选育并栽种药用价值高的抗病品种。

④幼龄植株于发病初期结合摘除病叶进行喷药保护,每15~20天喷施1次药;老龄植株,尤其是已转入生殖生长、发病较重的,每7~10天左右喷施1次药,生长期视病情及天气情况喷药3~5次,每次每亩喷药液50~千克。喷药最好在晴好天气、露水干后进行。有效药剂有1∶1∶波尔多液(不可连续使用,以免产生药害)、50%多菌灵0倍液、40%甲基托布津倍液(采花前1个月停止使用)、80%敌菌丹~0倍液、20%富士1号~倍液及50%胶体硫倍液等。

2.枯萎病

(1)识别特征:受害植株叶片自下而上褪绿,渐呈*色或褐色,失去光泽,最后整株叶片萎蔫枯死。有时植株呈半边枯,即病株的一侧叶片枯萎死亡,一侧正常。病株茎基部表皮粗糙,有时有黑色条斑。根部呈黑褐色腐烂,根毛脱落。根、茎维管束变褐色,外皮出现黑色坏死条斑。近基部维外束呈深褐色,愈向上颜色愈浅,呈淡褐色。

(2)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在土壤或遗留在田间的病残体中越冬。第二年条件适宜时孢子萌发,产生芽管或菌丝体,从根部或茎基部伤口侵入,或直接穿透根尖和侧根分枝处的自然裂缝侵入。病菌侵入后,先在寄主薄壁细胞间和薄壁细胞内生长,后侵入维管束,在导管内发育,产生大量小型分生孢子,借助寄主维管束输导作用扩展蔓延,病菌以此传带到植株各个部位。孢子达一定数量时,阻塞导管,影响寄主水分运输。另一方面,病菌分泌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等,分解破坏寄主细胞,使导管内积累许多果胶类物质,加剧导管的堵塞,导致植株萎蔫。此外,病菌分泌的*素引起细胞死亡。病菌在田间主要借土壤、流水及病株的根芽插枝等传播。气温15℃以下时不发病,15℃以上时,随着温度升高,病害逐渐加重,发病最适温度为27~32℃。一般6~8月,低洼积水或潮湿的田块发病重。线虫危害可加重发病。(3)防治技术:菊花枯萎病的防治主要应采取加强栽培管理,减少土壤菌量,促进植物根系发育以及提高植株抗病性等措施。选择无病田块栽培。在无病株上采穗繁殖、移植时避免伤及根系,防止病菌从伤口侵入。控制土壤含水量,一次浇水量不宜太大,雨季注意排水,避免田间积水。扦插及大田定植时间应避开梅雨季节,减少烂根死苗的发生。菊花生产上可采用“两次扦插法”,推迟移栽期。拔除并集中烧毁病株,同时对病穴灌50%多菌灵或苯来特~0倍液消*。发病初期用50%菌灵倍液或50%代森铵0倍液或80%霉灵~倍液灌淋灌植株根茎周围土壤,每10~15天施药1次,连续施药2~3次。

3.药菊花白绢病

白绢病是杭白菊的重要病害,主产地(浙江)常年发病率可达29.6%~84.1%。

(1)识别特征:主要为害植株茎基部,使皮层变褐腐烂,上面长有白色绢状菌丝体和油菜子状菌核,最后全株茎、叶青枯、死亡。

(2)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亦能以菌丝体在病残体内或留种株体内越冬。适宜条件下菌核萌发产生菌丝,直接侵害茎基部和根茎,迅速扩展并产生菌丝体和菌核,菌丝体沿土壤缝隙蔓延为害邻近植株,菌核则随流水、病土转移或混杂于种子间传播。本病为高温高湿型病害。杭白菊产区,6月中旬开始发病,一直持续为害到11月中旬收获期,其中8月上旬和8月下旬至9月上旬压条和摘心期为发病高峰期。压条和摘心常造成许多伤口,有利于病菌侵入。密植及偏施氮肥导致植株封行过早,有利于发病。地面潮湿亦容易诱发病害。

(3)防治技术:药菊花白绢病较难防治,目前主要通过耕作制度及栽培技术的改进,配合使用药剂进行土壤处理,适当减轻病害。轮作,前茬以禾本科作物为好,不宜与地*、玄参、附子、桔梗、白术、花生以及其他寄主作物轮作。

4.霜霉病

药菊花霜霉病是近年来发生于江苏、安徽、浙江等省的重要病害,尤以安徽贡菊受害最重。病害流行时,叶片枯死,不能开花,影响产量,甚至绝产无收。

(1)识别特征:主要为害叶片、嫩茎及花蕾等部位。药菊花整个生育期中均可受害,以春季幼苗期和秋季成株期发病最重。春季发病造成幼苗枯死或形成弱苗,秋季发病导致叶片、花蕾枯死。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不规则形病斑,病健交界处不清晰,病斑背面产生污白色至淡褐色霉层,即病菌孢囊梗和孢子囊。有时病叶向上皱缩卷曲。随病情发展,叶片逐渐呈灰绿色萎蔫,发病严重时病株叶片、顶部嫩茎、花蕾等部位布满灰白色霉层,全株茎叶自下而上呈黑褐色枯死,植株不能正常开花,甚至不开花,产量下降,品质变劣。

(2)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在留种母株新芽上越冬。药菊花以分枝进行繁殖,从而产生带菌幼苗移栽大田。春季气温回升后,病部产生孢囊梗和孢子囊,借风雨传播。药菊花生长季节遇适宜条件,可发生多次再次侵染,使病害迅速扩展蔓延。

低温(15~22℃)、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春秋季节日夜温差大,露重雾大或多雨,最易引起发病。夏季高温限制病害发展。因此,1年有2次发病高峰。据江苏、安徽、浙江等省调查,3月中旬至6月上中旬为第1次发病高峰,造成弱苗、枯苗,6月下旬后气温迅速上升,最高气温达30℃以上,病害发展受抑制。9月下旬以后为第2次发病高峰,造成大量叶片枯死,不能开花,秋季多雨时常造成病害流行,若防治不及时,可使全田植株枯死,引起绝产。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贡菊、田间湿度高、施肥不足而使植株生长衰弱等因素,均有利于发病。

(3)防治技术:药菊花霜霉病的防治应采取选栽抗病品种、加强药剂保护和改进栽培管理等综合防治措施。

①在药菊花品种中,药菊抗病,贡菊感病。在经常发病的地区,应改种药菊品种。

②定植前,将幼苗集中,用40%乙膦铝倍液或25%瑞*霉~倍液对幼苗喷雾,栽后再喷1次,上述两种药剂每次药效可分别维持10天和15天。也可于栽植前用上述药液浸苗5~10分钟,控制苗期病害流行。在药菊花生长期,可根据常年病害发生时期,结合天气预报及时喷药,春秋季各喷2~3次,每次间隔10天左右,有效药剂有40%乙膦铝~倍液、25%甲霜灵倍液以及1∶1∶波尔多液等。秋季结合防治褐斑病等病害,可加入多菌灵混合喷施,每10千克多菌灵药液加入30克40%乙膦铝。

③科学施肥、灌排,栽植密度适中,使小气候条件有利于药菊花生长,提高其抗病力而防止病害发生。

5.白粉病

白粉病是药菊花的重要病害,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和广东等省。

(1)识别特征: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亦可为害茎和花。叶片上初出现淡*色小点,逐渐扩大愈合成片,病叶上布满白色粉状霉层,即病菌菌丝体、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发病严重时,植株矮化,发育不良,叶片扭曲畸形,枯*脱落。后期粉霉层间产生小黑点,即病菌闭囊壳。

(2)发病规律:病菌以遗留在田间土表病残体上的闭囊壳越冬,第二年春季气温回升后释放出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引起初次侵染。冬季温暖地区,病菌也可以菌丝体在被害植株体内越冬,翌年引起发病。发病后,在适宜条件下病菌不断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次侵染。

病菌为外寄生菌。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传播到叶片上后,萌发产生侵染丝直接侵入表皮细胞,形成吸器吸取寄主养分。菌丝体外生,匍匐于寄主表面,多处产生附着胞,不断蔓延扩展。

(3)防治技术:

①及时清除并集中烧毁病残体。合理密植,确保株间通风透光。

②发病初期喷1次药,以后视情况每7~10天喷1次药,连续喷2~3次。有效药剂有50%多菌灵0倍液、70%甲基托布津0倍液、15%粉锈宁0~1倍液或石硫合剂等。

6.药菊花花腐病

(1)识别特征:主要为害花,也可侵染茎、叶。花芽早期受害后,花不能开放,变黑枯萎;后期受害,花常呈半边畸形。花朵发病初期,花瓣基部变成褐色或暗褐色,后整个花瓣乃至整个花朵迅渐枯萎。叶片上病斑多发生于叶缘,褐色至黑褐色,圆形、椭圆形,发病严重时,叶片枯死。茎及叶柄受害后形成褐色溃疡斑。茎、叶病部后期产生黑色小粒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或子囊果。

(2)发病规律:病菌以子囊果、分生孢子器或菌丝体在植株病部越冬。翌年环境条件适宜时,子囊孢子或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寄主的花、叶及茎部。花期多雨潮湿有利于发病。

(3)防治技术:

①彻底清除并集中烧毁田间病残体,减少初侵染源。

②发病初期喷1次药,以后每7~10天再喷1次,连续喷2~3次。有效药剂有40%克菌丹倍液、50%甲基托布津倍液、50%多菌灵0倍液或50%苯来特1倍液等。

7.药菊花锈病

药菊花锈病为药菊花叶部常见病害。

(1)识别特征:病菌为害叶片,叶面产生*白色斑点,后发展呈淡褐色泡状斑,即病菌冬孢子堆。

(2)发病规律:病菌以冬孢子活菌丝体在枯死的叶片组织中越冬。翌年春季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借气流传播,萌发后从叶面表皮侵入。植株顶部2~3叶最易感病,下部叶片抗性强。

(3)防治技术:

①育苗阶段去病叶,冬芽栽植前用50℃温水浸芽25分钟,可杀死病菌,不影响其生长发育。

②及时拔除田间病株。对上部叶片及时喷施毫克/千克粉锈宁。

8.花叶病*病

药菊花花叶病*病发生普遍,为害严重,在各地不同药菊花品种上均有发生,发病率可高达%,产量损失可达30%以上。

(1)识别特征:因药菊花品种、生长期、栽培环境条件及引起病害的病*种类的不同而有别。叶片上的症状可分为两种类型:

①花叶型:最常见,表现为形状不规则的浅绿与深绿色相间的花叶,有*白色环状或线状斑纹或坏死斑。其中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叶片呈灰绿色,有灰白色不规则微隆起的线状条纹;另一种是叶脉绿色,脉间组织上产生颜色不同、形状不规则的斑驳。

②红叶型:表现为叶片小且厚,叶尖短而钝圆,叶缘内卷,正面暗绿色,叶背沿叶缘变紫红色。

(2)发病规律:病*在留种母株体内越冬,药菊花分株或扦插繁殖时将病*传递到下一代植株。由于药用菊花多采用分枝法繁殖,故病*病发生普遍且严重。在田间,CVB和TAV由蚜虫传播,ToSWV由蓟马传播。因此,施肥不足、管理粗放、虫害严重的田块发病亦重。

(3)防治技术:药菊花病*病的防治以采取农业措施为主。

①选育和种植抗病的药菊花品种。

②选择无病植株留种,不从病株分枝或取插条繁殖。通过热处理或茎尖培养获得无*母株。建立无病母本园,从母本园植株繁殖种苗。选取生长健壮的菊苗定植。

③防治蚜虫和蓟马等传*害虫。

④加强栽培管理,适当增施肥料,促进植株稳健生长,减少病害损失。

⑤发病后,喷施25~50毫克/千克的农用链霉素溶液,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9.叶枯线虫病

叶枯线虫病为药菊花重要病害,世界各地均有发生,为害严重。在我国目前主要分布于浙江、广东等省。随着药菊花及观赏菊花种植面积的扩大,种苗调运日益频繁,对病害传播十分有利。因此,应加强植物检疫,限制病害扩大蔓延。

(1)识别特征: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侵染花芽和花等部位。受害叶片叶色变淡,最初出现浅*色至*褐色病斑,扩展后呈现特有的三角形油渍状褐色坏死斑块或因受大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坏死斑纹。病斑进一步扩大并愈合,致使整个叶片枯死、下垂或变脆脱落,有时叶片歪扭卷曲。

(2)发病规律:病原线虫以成虫在药菊花落叶和被害菊株根芽中越冬。翌年春天恢复活动,以外寄生方式为害菊株根芽表皮细胞,降雨、浇水或天气潮湿时,线虫依靠茎秆表面形成的水膜向上迁移到叶片上。雌成虫在叶表或叶组织内产卵,卵期15~20天,由卵孵化出来的2龄幼虫经过10~15天发育为成虫。成虫通过叶面气孔侵入组织内为害,并在细胞间蔓延,引起叶片组织变褐坏死。叶片组织内线虫达一定数量时,线虫爬出叶面向外迁移,再侵染其他叶片。反复侵染为害后,菊株几乎所有器官中都有线虫,其中以叶片内最多。田间发病一般从下位叶发展到上位叶。

在有足够湿度的条件下,适宜线虫活动的温度为22~25℃。下雨或浇水时,植株茎、叶表面形成水膜,有利于线虫主动迁移、传播蔓延。线虫亦可借助雨水或喷灌水淋溅转移到其他叶片上为害,被淋飘到地面的线虫仍可迁移到叶片上为害。线虫还可随土壤传播。菊花叶枯线虫的生命力很强,在地面上可存活6~7个月。远距离传播则主要借助于带虫插条和病苗。春末梅雨期及秋季直至花期,连续阴雨或浇水量大有利于发病,植株下部叶片大多枯死,而夏季干旱少雨则较少发病。在翻耕浅、土质疏松、连年种植感病品种等情况下发病重。

(3)防治技术:菊花叶枯线虫病的防治以加强栽培管理为主,辅以药剂保护。

①加强植物检疫工作,防止病苗或带虫繁殖材料传入无病区。

②采用健康无病的茎端顶芽扦插繁殖,不使用与病苗或病田土壤接触过的、未经消*的工具。对可疑的带虫插枝用50℃温水处理10分钟或55℃温水处理5分钟,亦可使用甲基异柳磷浸苗。

③避免连作。不在病地育苗。种植前至少15天用40%甲醛(1∶50倍液,4~8千克/平方米)、氯化苦(80~毫升/平方米)等药剂熏蒸。土壤施药后覆盖塑料薄膜,封闭至少一昼夜后揭去薄膜,通风散尽药液。

④控制田间湿度,浇水时避免喷水飞溅。

⑤定期喷施杀螟松、西维因或杀线酯等药剂0倍液。

10.细菌性萎蔫病

(1)特征识别:一般在潮湿条件下,危害处可见一层*色或乳白色脓状物,变干后形成一层发亮的薄膜。

(2)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拔出病株,清除病源,穴内可填施生石灰消*。可用农用链霉素、氯霉素等对其他植株叶面喷施防治,也可以用敌克松原粉倍液、50%代森铵倍液喷施防治。

11.根腐病

(1)症状:主要是根的皮层细胞机能失调或死亡,根的外表呈现黑褐色或黑色腐烂,病部稍下陷,有的开裂至皮层,维管束变褐,潮湿时病部产生粉红色的霉状物。地上部矮化、变色、萎蔫甚至死亡。

(2)防治:可用80%[插图]霉灵~倍液灌根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