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不能完全治愈 http://m.39.net/news/a_5651461.html本文转自:镇江日报
孙薇严伟朱婕
“长寿村生态美,水清岸绿甲鱼肥”,被誉为“镇江第一长寿村”的扬中经开区福源村,新增一景。
稻田里,刚栽下的水稻长势喜人,与普通稻田不同的是,农田四周开挖出宽2米、深1.2米的十字形水沟,外围设置了高0.5米的挡板。受脚步惊扰,正在岸边晒太阳的甲鱼立即转身躲入水中。
“甲鱼喜欢在安静的环境里晒太阳,可以促进食物消化。”江之润稻鳖共养农业基地负责人赵蓉,对这些憨态可掬小家伙的习性了如指掌,“甲鱼对水质的要求非常高,福源村有活水、生态环境好,非常适合。”
绿色生态如源头活水,近年来,福源村想方设法筹集百万资金整治村庄环境,打造特色田园乡村。好环境、好生态引来了“稻鳖共养”等多个高产高效农业项目,村里的49条河流流淌着“幸福之歌”。百岁以上4人、80岁以上近人的“长寿村”越来越年轻。
“吃上‘生态饭’,人也跟着年轻起来。”57岁的赵蓉曾是一名下岗职工,2年下岗后走上创业之路,颇有成就,去年她把目光投向了生态农业,在福源村投资建设了占地50亩的“稻鳖共养”综合种养技术示范基地,“我们养的甲鱼,也是吃的‘生态饭’。”她解释,“稻鳖共生”的环境中,甲鱼主要以稻田里的虫、草籽、螺蛳等为食,排泄物同时可以为水稻提供养料,24小时不间断活动干扰田间害虫的繁殖,又可以有效提升水稻的品质。
赵蓉算了一笔账:去年,“稻鳖共养”的水稻产量约公斤/亩,折合成生态大米约公斤/亩,按市场价5元/公斤计算每亩经济效益约为普通大米的3-4倍;每亩放养中华鳖苗只,养殖一年可增重0.5公斤/只,3年左右出售,按照市场价50元/公斤计算,年均亩产值1万元左右,“‘稻鳖共生’可以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的多重效益。”
今年,扬中经开区农业部门牵线搭桥,帮助基地引进了南京农业大学的研究成果——微生物液态酶肥,不仅可以满足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全面营养,还能在连续使用中改良活化土壤,预计今年的水稻亩产可达公斤。
从过去单一的种植结构,转变为种养结合的立体复合结构,稻鳖共养、一地双收,绿色种养模式生产的大米、甲鱼都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不仅如此,赵蓉还与福源村合作共同解锁“幸福密码”。“稻鳖共生”基地又是福源村的残疾人帮扶基地,目前已经吸收了20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