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2年半之前的旧文,如果不是群友“谭言各”赞赏,系统提醒我,我都已经把这篇文章给忘记了。
重看旧文,别是一番滋味。虽是写给小侄子的,但其实也是写给我自己的。职业生涯遭遇极大的困境,婚姻生活令人极度心烦,债务困境看起来“永无出头之日”,刚刚建立起来的一切,在现实中,就像被正在侵袭上海的台风“烟花”摧残的一颗小树苗一样,随时都会被掐灭在一场风暴之中。
2年半之前,2年半之后,却是判若两种境况,令人嘘吁,感慨不止。
2年半之前,我面临众多挑战,最大的挑战来自职业生涯的突破:一,我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学会编程;二,我不确定学会编程之后是否对投资有用。
但没关系,人生永远充满了不确定。在不确定中,唯一确定的是,你可以全力奔跑。
2年半之后,我学会了编程,学会了数据科学、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等等,我验证了编程对于实证投资的重要性。基于这些知识,我写完了一本书《股票投资策略:基于中国股市的大数据分析》。基于这些知识,我构建了属于自己的投资体系。
如果人生再来一次,我也只能如此了,只能做到这些了。
人生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未来。关于未来,我隐隐约约有如下的计划:1,未来40年,投资几乎会是我工作的全部。2,未来4-5年,我会拥有自己的基金管理公司。3,未来1-2年,我会开始管理自己的基金。
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唯一确定的是,我可以全力奔跑。过去几年,我用日记记录了每日的困惑、疑问、痛苦、折磨、思索、自我答疑,回头来看,不经意间,已经写完了万字。有时候我会想,如果以这些文字为蓝本,写一本书《与时间赛跑的人》,说不定会成为畅销书呢——至少,受众会比《股票投资策略》更广一些。
好了,不多说了,请群友欣赏2年半前的旧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有些表述方式可能有些激进,但为了保持原味,只字未改。如果部分表述伤害了和群友之间的默契,请见谅。因为,这就是我的过去,客观存在的过去,汲取力量的过去,蕴藏着未来的过去。)
亲爱的硕硕,春节快乐:
在阅读后面的文字之前,你要先感谢周围所有的人。你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学校的老师,同学,村里面的左邻右舍等等,这些所有陪着你渡过和见证了年的人,无论是否喜欢,你都要感谢他们。
和往常一样,你来的时候,我都会给你一封信;这封信,和往常不一样,比较长,还蕴含着一些人生道理。经过几天的观察,我发现你的阅读能力已经提升了很多,所以,我决定把这封信写得长一些。以后,随着你的阅读和学习能力的提升,我写给你信的长度和所讲的道理也会越来越不一样。
在这封信中,我打算给你讲五个道理。
第一个道理是,去学习,不要荒废时间。
一般情况下,我早上都是挤着地铁去上班。在上海,大多数工薪阶层不会选择开车,因为地面交通太堵了,开车纯粹浪费时间,而是选择乘坐地铁。在地铁里,有些人在忙着看书,有些人忙着玩游戏,有些人忙着看一些小视频,或者刷一些口水文。这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在地铁里看书的人反倒少了很多。
我经常戴着耳机听语音。昨天,我听的是台湾大学和北京大学的教授吕世浩讲的《孙子兵法》。吕世浩,台湾金门人,是活了岁的毓老师的学生。毓老师,全名叫爱新觉罗●毓鋆。单看名字就知道,毓老师出身皇族。小时候的毓老师是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伴读生。沾了皇帝的光,毓老师师从于王国维、陈寅恪等国学大师。等你长大了,如果你还爱着中华史和中国文化,你会知道王国维和陈寅恪的份量。另外,在清华大学里,陈寅恪为王国维写的纪念碑,等着你长大了去看看。
在地铁的10分钟里,我在听课,前面的人在拼命刷抖音。他大概翻阅了20多个短视频,逗小狗、女生喝酒等等不一而足。
举这个例子,我是想说,同样是10分钟,每个人的收获都不一样。有些人在学习,积累学问;有些人在浪费时间,虚度人生。我曾听说,在课堂上,当别人认真听讲的时候,你在偷偷玩儿。玩儿,未尝不可,但是在课堂上玩儿,就是浪费自己的时间了。你觉得你是在寻开心,以渡过无聊的时间,但实际上,是时间放弃了你。时间放弃你的结局是,等你一头白发、苍苍老矣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竟然虚度了这一生;你想重新来过,却已经没有时间了。
如果你抓紧时间学习,时间也会给你丰厚的回报。
当你放假来到上海,看到我家漂亮房子的时候,你要知道一件事情,我也是从咱们老家的老破房子里面走出来的。在像你这样的年龄,我只知道村东头和村西头,门口积水的土路,还有别人家的大*狗,我连上海是啥都不知道,更没想过要来上海发展。在你第一次来上海的6年前,我还租住在上海的一个破房子里。
这一切变化的原因是,我选择了和时间做朋友,善用时间,而不是想着去浪费时间。
我不信任何宗教,但我有自己的信仰,我信仰儒家。孔子《论语》开篇是,“学而时习之”。“学”字,奠定了整个儒家的基础。学习,学而时习之;活到老,学到老。
我不怕你调皮,不怕你捣蛋,就怕你不学习。
这世界,不学习也不是没有出路,不学习也不是很痛苦。天天刷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