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鳖虫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被央视点赞连江将不再是ldquo连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的中医治疗 http://m.39.net/pf/a_4347857.html

吖霸!

从今天起,连江将有一个闪亮的新名字叫——

美食之城

要说起连江美食,那可真是数不胜数连江*岐鱼丸、丹阳肉燕、连江鼎边糊、连江鲍鱼、定海湾丁香鱼、茭南虾皮等等不仅如此,连江美食更是曾被央视点赞!央视《乡土》节目中就曾花了半小时向全国人民展现了我们连江独特的风味

襟江抱海,拥野负山

冬景似春华,一地揽双江

28公里海岸线,60个岛屿

47处天然港湾,09座滨海渔村

拥“三湾”:罗源湾、*岐湾、定海湾

抱“三口”:闽江口、敖江口、可门口

连江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

造就了她丰富的美食文化

不管是海上养殖鲍鱼、海带、蛏子

以及各种新鲜奇特的小海鲜

还是街边小巷家里碗里吃的特色小吃

见过的没见过的,吃过的没吃过的

总有一种食材打破视觉极限

海鲜篇

海里舌尖上的美味

连江是一座不折不扣的

海鲜之城连江水产全国出名

年全县水产品总量0.29万吨

连续0多年位居全国县级第二名

连江鲍鱼

连江被称为“鲍鱼之乡”

在鲍鱼养殖业中流传着一句话:世界鲍鱼看中国中国鲍鱼看福建福建鲍鱼看连江!这一排排鱼排就是鲍鱼的养殖基地

年连江鲍鱼产量4.64万吨,

约占全国鲍鱼产量0%,产值达56亿元

这就意味着

全国每三只鲍鱼就有一只来自连江

即食鲍鱼、罐头鲍鱼等系列深加工

更是远销韩国、新加坡、加拿大、美国等国家和地区

鲍鱼以海带、龙须菜为饵料

渔民们每天为养殖鲍鱼辛苦劳作

只希望收成的时候

市场上能遇到好价格

一旦市场价格偏低

鲍鱼的亏损那就不是一点点

靠鲍鱼发家的有

而因为鲍鱼亏本的养殖户也不在少数

连江鲍鱼体肥壳艳、腹足吸附力强

鲍肉鲜嫩肥厚且有韧性,

咬一口,真的是大大的满足!

鲍鱼的做法很丰富

可以做鲍鱼刺身,鲍鱼切片

鲍片薄如纸片,爽脆弹牙

还可以拿来炖汤、蒜蓉、红烧等等

无论如何制作

味道都极其鲜美爽口

连江鲍还在书写着她的传奇

从0几年前

由鲍鱼专家聂宗庆、王素平夫妇培育出

福建第一粒适宜本地化养殖的鲍鱼

到当如培育的最大能长到5斤以上的新品种—绿盘鲍

今天,连江已成为中国鲍鱼养殖第一大县

连江鲍走出连江,走向全国,拥抱世界,

成为连江渔业一张靓丽的名片

连江百胜缢蛏

连江县百胜村

拥有“缢蛏之乡”的美誉

是福建著名的滩涂之一

在20年,百胜缢蛏就获得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每年的7月份都是连江晓澳镇百胜村

村上最热闹的时节

成千上百个的蛏农组成的挖蛏大*

浩浩荡荡地向滩涂驶去

他们头戴斗笠,手拿蛏锄,

肩挑蛏篓,场面蔚为壮观

湘子木易

严孙锦摄

一到中午时分,潮水退去

挖蛏人陆续聚集到岸边的码头

随着滩涂逐渐露出海面

老老少少成群结伙

顶着烈日踏入滩涂深处

开始了一个下午的劳作

奇奇作品

挖蛏时,两脚踩在过膝的滩涂里,弯着腰

面朝海泥一个蛏锄下去要挖半米深

才能从滩涂里挖出蛏

他们不辞辛劳

从早忙到晚

湘子木易

湘子木易

只为丰收时

那份喜悦和满足

蛏农们挑着刚挖出来的海蛏,向村里奔来就这样来来回回的奔走着一瞬间,村里村外,满眼都是蛏最后都统一放到缢蛏交易市场售卖

百胜缢蛏

粒大、壳薄、肉厚

肉嫩味鲜,口感独特

蛏做法也是多种多样

长期储存的方法可以将其晒干了,

不管是炒或者炖汤煮面加一些

味道都非常鲜美

当然还可以直接炖汤,盐焗,蒜蓉,夹蛋炒

这是连江人的家常菜

有他们才有家乡的味道

连江定海湾丁香鱼

连江被称为“丁香王国”世界上有两个地方的丁香鱼品质最好一个在意大利的热那亚海港另一个就在连江定海湾定海湾丁香鱼洄游、栖息的良好场所20年,连江“定海湾丁香鱼”获得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成为连江县第一个获得殊荣的产品就在去年,定海湾丁香鱼入选“福建十大渔业品牌”

你们知道吗?

丁香鱼越袖珍越精贵

晚清著名学者郭伯苍的《海错百一录》

中有一段非常有意思的详细记载:

“榕城呼童子之无用为丁香,言其越大越不值钱也。”

可见真正的丁香鱼是以小为贵的

“鱼儿巧,鱼儿鲜,小小丁,香游南洋

华筵贵席当嘉荐,乡谊亲情铭心间”

这是侨胞赞美丁香鱼的一首歌谣。

许多海外侨胞还把这小小的丁香鱼视为“思乡鱼”

他们每每回祖国旅游观光、探亲谒祖时

总喜欢买些丁香鱼干

回去分送给侨居海外的亲友

取其“叮记故乡”之意

一条小小的丁香鱼

承载着他们大大的思乡之情

丁香鱼个体虽小,洁白如雪

但闻之似丁香花味,鲜嫩可口

捕丁香鱼需要大家群力合作

由经验最丰富的船老大指挥

其他人在岸上两点分别拖引收缩渔网

并逐渐向中间靠拢

最后拉上满满的一网小鱼

也收获满满的幸福

我们在煮鼎边糊的时候

锅里撒些许新鲜的丁香鱼

那种扑鼻的香味

会让你垂涎欲滴

还可以用米浆拌丁香和韭菜

放进锅里微火油煎就叫“夏饼”

香喷喷的诱得喉咙直痒痒

丁香鱼的吃法还有很多很多

比如丁香鱼炒咸菜、丁香鱼花生、凤梨丁香鸡等

在连江还有一种最常见的

就是把软糯而淡淡的香气的丁香鱼

与粥、蒸蛋等搭配

只需加入部分就能将口感大大提升

粘糊糊的稀粥蒸着热气

夹几条丁香鱼上嘴尝鲜,就越嚼越香

连江茭南虾皮

连江县苔菉镇茭南村位于东海之滨

素有福州“天涯海角”的美誉

这里自古以来就是靠捕毛虾为生

人们生生世世靠海为生,淳朴而善良

而茭南虾皮,就是由毛虾加工制成

全国85%的虾皮均出自茭南村民之手

去年,茭南虾皮获得了“福建十大渔业品牌”的殊荣

茭南村具有虾皮烘干厂0家

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一站式加工设备

从鲜虾到成品只要不到6分钟

是最具先进技术的加工工艺

茭南村正是凭借独特的虾皮加工技术

不断壮大的加工、营销队伍遍布全国和海外

年产量约.5万吨,产值超8.5亿元

虾皮加工业成为茭南村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

虾皮是连江人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食物

它的营养价值也是众所周知的

别看虾皮长得不起眼

这小家伙却富含钙质

因此还有“补钙仓库”的美称

在连江,虾皮的吃法很多,

蘸酱油、炒着吃或者做汤

也是连江当地寻常百姓家常备的天然味精

餐馆上菜之前

餐桌常有一小碟虾皮

加上了醋、酱油和葱蒜的调料

便成为一道味美价廉的精致小菜了

不管是佐饭还是佐酒,都是美味佳品

平时拌凉菜、蒸鸡蛋、包饺子均可加入增鲜提味

既美味又经济实惠

连江人每家每户常做的紫菜虾皮汤

那一整碗满满的鲜

饱含着浓浓的家乡的海水味道

连江官坞海带

连江海带是福建省的十大渔业品牌

说起连江海带

官坞海带是全省最为家喻户晓的

依靠官坞海洋的带动

昔日贫穷落后的小渔村

早已变身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如今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无公害海带育苗基地

产量约占国内市场的60%

连江官坞海带系列产品正走向世界

曾参加全球最大的水产品展—北美水产展

这是全球水产品企业交流的盛会

向世界介绍中国福建官坞海带

官坞海带“泡了就吃”的特点

让他们非常惊奇

海带的生产加工

离不开渔民们辛勤的劳作

不管风吹日晒65天不停歇

出海捕捞养殖的海带

接着

还要将其暴晒,沥干

之后还要人工加工修剪

前前后后都可以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

而说起海带的做法

也是各式各样

可以煲汤、干炒、凉拌糖醋

味道都非常可口美味

当然

连江海鲜远不止上面列举的这些

瞧↓↓↓

红蟳

连江最出名的红蟳要属闽江口琯头镇壶江、下岐、川石、东岸等地所产的蟳,肉味尤其鲜美,人称蟳中之最。

这里红蟳的特点:一是膏体深红,肉质细嫩,这是饵料丰富的缘故;二是一对蟹钳肥大且气力猛,前端螯子钝,这是常年在礁石丛中顶着潮流爬行捕食和防御敌害而形成的。

而在连江人眼里,红蟳的做法各种各样。

对半干煎红蟳

这是将生的红蟳一切为二,然后将切的那面立着放进油锅里面煎,蟳肉和膏散发出诱人的香气,拿起的时候,面上又带有一丝丝的焦感,味道真的好吃到爆!

八宝红蟳饭

连江人简称“鲟饭”,当然下面也可以改成粉丝,特别清香可口,是连江人的心头至爱。

红蟳煨桂圆

这是连江县有名的一道传统美食,不仅是历代官家宴席上的珍品,而且列入福建十大名菜之一。

马鼻跳跳鱼

玉井的跳跳鱼素有“马鼻跳”之称,不但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且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特别是在冬令时节,肉肥腥少,更是被人们视为滋补的佳品,有“冬天跳鱼赛白鳝”的说法。本地人多用于炖酒吃以消除疲劳。连江县每逢端午节划龙舟,运动员首选的补养品,就是马鼻的跳鱼。

马鼻牡蛎

享有“牡蛎之乡”美誉的连江马鼻盛产天然牡蛎,有近年的生产历史,每年农历三、四月,是海蛎收成的旺季。马鼻本地潮水漂浮着蛎苗,只需把成串蛎壳放到海水里,就能自然附上蛎苗生长牡蛎。比起人工养殖,天然的海产不仅在营养价值上略胜一筹,更赢在口感上。

海蛎家常菜做法也很多,可以直接炖或者做海蛎豆腐汤或者海蛎煎蛋,天然海蛎的味道真的不要太好吃!

连江皮皮虾

连江人有“三月虾蛄四月蔼”的说法。但连江的虾蛄,最佳季节,要数“三六九”月份。不仅饱满,而且的口感最好。连江人捕捉虾姑的办法,是在滩涂上发现虾蛄洞穴,用脚踩上,发现清水喷出时,用手插入洞穴内,将虾蛄抽出来。连江虾蛄与其他地方不同,虾蛄背壳上有黑点,口感特别好。

连江小管

连江的小管通体透明,眼睛还发着光,这是一道让人无法拒绝的美味。

只有在连江特定海域才能捕捉到小管,这也是它弥足珍贵的地方。连江灯光诱捕小管的最佳地点有筱埕、*岐、下宫等*岐半岛乡镇。新鲜小管最适合白灼,淡水冲洗之后,在开水里煮三分钟,蘸上芥末生抽,鲜甜味十足。

墨鱼仔

还有这种小鱿鱼也是连江人的爱,味道不同于大鱿鱼和章鱼,这种墨鱼肉质更加Q弹清新,与芹菜等一起炒,味道不要太鲜,一口咬下一只,一顿能吃好几只。

章鱼

连江的章鱼很鲜,爪子非常的灵活,即使切断了,还在肆意的舞动,可见其鲜活程度,一般拿来清蒸蘸着酱料或者爆炒,味道都很可。

帽贝

帽贝属于海产贝类,体扁平,多附着在海边岩石上,拿来炖汤,汤汁非常鲜美,肉型与鲍鱼有略微相似,肉质鲜嫩有劲,是连江的特色菜。

泥蚶

珠蚶,蚶的一种。连江珠蚶,独具特色,壳薄肉嫩,肥满血多,味道鲜美,可鲜食或酒渍。也可蒜蓉或者醋溜。以前福州有钱人家,在节日或宴请贵宾,都要在酒桌上摆一碟“连江珠蚶”。

沙蚕

俗称“海蜈蚣”,一种拉断又可自生的环节蠕生动物,生长浅海海涂上,穴居。以前拱头的村民最擅长搦沙蚕。捕捉方法为:一发现沙蚕洞,迅速用手插入,抓住后,相持十余秒,再将沙蚕拉出洞穴。

笔架

笔架学名龟足,是连江特产之一,吃法也很讲究,先一口咬下软组织部分,吸一口汤汁,甲壳部分用嗑瓜子的方式,糖醋笔架肉质绵密,酸酸甜甜。

海虫

小的时候经常吃到海虫,口感独特。烹饪的时候火候很重要,一旦煮过了肉质就变得很硬,而恰好的海虫脆脆的,非常好吃。

鱿龙

鱿龙是连江特产。在鱿龙的肉质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A、D、E、矿物质以及不饱和脂肪酸DHA/EPA。它能提供人生长、维持生命所需的营养成分。在做法中,椒盐鱿龙最受喜欢。

海葵

在连江海葵特别常见,不过出现的地方不是水族馆而是菜场、食肆。连江人把某个品种的海葵叫做“海云”,经典煮法是一道“海云酸辣汤”。这种煮前看起来错综复杂、分不清头尾的海鲜,煮熟以后却是清鲜爽脆,口感颇佳。

乌鲶

乌鲶,学名水彩短齿蛤,也有人叫海瓜子。在连江滩涂中大面积自然生成,壳薄汁鲜,生长快,密度大,出肉率高,优点特别明显。由于乌鲶是长在软泥滩涂,没有砂质,甜甜的味道,不管是炒还是炖汤,口感都特好。

市面上还有直接出售鲶肉,拿来炒,这盘菜也是连江人大爱。

海瓜子

这个也叫海瓜子,在连江市场也很常见,连江人经常拿来炖汤或者小炒,味道都很鲜美。

泥螺

泥螺俗名吐铁、麦螺、梅螺,马鼻滩涂盛产,是典型的潮间带底栖匍匐动物,多栖息在中底潮带的滩涂中,多在春夏交替季节收寻。

连江对虾

连江对虾中要属官坞对虾最出名,是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对虾繁育种业基地。这里出产的对虾个大饱满,肉质鲜嫩,连江人对虾的喜爱可以说是一种执念。

连江花蟹

花蟹因外壳有花纹而得名。花蟹有时专指兰花蟹(远海梭子蟹的雄性个体),但因地域之差异,也有称红花蟹(锈斑蟳)为花蟹。

土刺

学名叫中国旗海狮,是连江马鼻海埕特有海产货,其形状如一面小旗插在滩涂上。外地人称“海火箭”,捕捉地点,都是在水与滩涂交汇处,烧煮时,剪“刺”后用糟炒。

*瓜鱼

连江有出名的养殖*瓜鱼,也有天然*瓜鱼。*瓜鱼肉质鲜嫩,老少皆宜。

清蒸小*鱼也是连江人餐桌上常见的菜

水淀鱼

在连江,水淀鱼是餐桌的常客,一般连江人都会用来煮汤,汤汁鲜美,或者做椒盐,外酥里嫩,非常好吃。

鱼干

连江人非常爱吃鱼干,各式各样的适合晒干的鱼,可以在市场买上至少0斤20斤拿回家晒干,然后顿顿都可以炊一些来吃或者做小零食都可。

石斑鱼

石斑鱼营养丰富,肉质细嫩洁白,类似鸡肉,素有“海鸡肉”之称。连江筱埕镇的石斑鱼最为出名。

海蜇皮

海蛰是一层胶质物,营养价值较高,一般人群都能吃,具有清热化痰、消积化滞、润肠通便之功效,连江馆头镇的海蜇皮算是比较出名。

清炖竹蛏

清炖竹蛏,是连江县独具特色的名菜之一。竹蛏肉金*色,丰腴嫩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等物质,营养价值极高。

苦螺

苦螺煮熟后,肉质丰腴细腻,先苦而后甘,故名“苦螺”。挑螺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尾巴,要缓缓的将其旋转出来。

连江的海鲜数也数不清

各式各样,宽广的海域

总是能遇到一些奇奇特特的海鲜

挑战你的味蕾

但是连江人爱海鲜爱到骨子里

那是海的味道,也是家的味道

小吃点心篇

巷里家里的特色美食

人有时候很奇怪

不一定记得那些山珍海味

但一定记得记忆中妈妈煮的点心

或是街头巷尾的小吃

早起,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鼎边糊,配上虾酥

就是幸福满满的开始

一碗鱼丸或者肉燕

都足以勾起我们对家乡的回忆

连江*岐鱼丸

“没有鱼丸不成席”

鱼丸,不光光是一种美食

更是一种连江人文化与情怀的寄托

而鱼丸中,*岐鱼丸名闻遐迩

用新鲜鳗鱼肉包裹五花肉挤压而成

口感脆而不腻,富有弹性

远在他乡的游子

见到鱼丸就好像见到了久未见面的亲人

连江人的饭桌上,也更是少不了它的影子

而制作鱼丸,

一定要精选鲜鳗鱼,鱼肉晶莹富有弹性

用搅拌机将其碾碎

用薯粉与鱼肉末均匀混合按压

再放进机器充分搅拌成泥状

之后包上肉质优越的家养猪肉

运用熟练的手艺挤捏成丸

这样的鱼丸Q弹有致

掰开那一瞬间

忍不住咬上一口!

汤汁鲜美,口感独佳

满嘴的鱼香和鱼肉却不感觉腥味

吃上一大碗也不腻烦

连江鱼丸世界闻名!

今年5月连江鱼丸在渔博会上

再度打破世界纪录!

经吉尼斯世界记录官方认证

世界上最大的包心鱼丸“丸中王”

重.6斤,直径达82.5cm

中间含有上千个小鱼丸

需要0个成年男子才能抬起

官方工作人员在现场测量尺寸

颁发了荣誉证书

丹阳肉燕

在连江说起肉燕

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丹阳肉燕

丹阳肉燕经过多年的传承和发展

闻名中外

去年丹阳肉燕在国际农博会上亮相了!

而在前年的厦门金砖会议上

丹阳肉燕被还点为国宴食材

丹阳肉燕手艺世代相传,

燕皮是用精选的猪后腿瘦肉

剔去肉筋和骨膜,切成细条,用木棰捣成肉泥

徐徐加入用细孔绢筛筛过的上等番薯粉和适量清水

反复搅拌,不断压匀,初成硬坯

然后放在条板上,轧辗成薄片

敷上一薄层薯粉,折叠起来

略干为鲜燕皮,薄如白纸,其色似玉

口感软嫩,韧而有劲,散发出肉香

再将燕皮切成四方形

用燕皮包裹精选肉馅

燕肉入口Q弹,唇齿留香

真可谓是“丹阳肉燕、百吃不厌”

可以跟鸡蛋同煮汤,叫“太平燕”

也可以单独放在锅里蒸,当小吃

去年,丹阳肉燕生产作坊、厂家已达到0家销售店铺几百家,丹阳小吃店遍布福州年年产量00吨,比去年翻了一番就业人数也得到大幅提升

丹阳肉燕还在续写着连江小吃的历史

连江鼎边糊

说到连江的美食

就绕不开连江鼎边糊

这个充满了连江乡土味的小吃

旧时,连江人“做夏”,必吃锅边糊

立夏一过,人们开始忙于农活

锅边糊快捷易熟、料足顶饱

是人们劳作下肚的不二不选

连江锅边之所以出名

讲究的是精选的米浆

以及浇米浆时的力道和经验

这样的锅边口感顺滑好吃!

而如今连江人在锅边的食材上也独具创新

多次因为天价锅边上新闻

主要是因为加入了

龙虾、鲍鱼、九节虾等这些珍贵海鲜

说起鼎边糊的做工,特别像民间表演艺术

迅速在铁锅刷一遍油

舀一勺米浆画一个圈

蒙着腾起的水蒸气,

好似写意派画家三两笔

勾勒出初晨清雾里乍开的玉兰

接着把熟透的白浆刮下,放入佐料

你可以加许多你想加的佐料

海鲜、葱花、香菇、干贝、香菜、虾米等等

配上虾酥芋粿就是连江人的标配早餐

当然除了上面的这些

连江点心小吃多种多样

喏↓↓↓

丹阳线面

在连江,有一种面,以其精湛的制作技术,美妙的滋昧,闻名连江,每一根面上都有一种家乡特有的味道,它叫丹阳线面。

这叫长寿面,寓意长寿吉利,所以在许多喜事上总能看到她的身影。

连江紫菜饼

连江县是福州产紫菜的大县,其中又以晓澳镇的紫菜最为出名。紫菜饼是连江的特色菜,用紫菜和着面粉加上葱花放到锅里煎,一块一块,连江人超爱的小食。

乌米饭

乌米饭自古以来是连江畲族同胞“三月三”过节的传统食品,它用乌稔树的绿色树叶泡制而成。畲族百姓都欢度“乌饭节”家家都做乌米饭,乌稔树叶煮汤,将糯米浸泡其中,数小时后捞起,放到木瓶里蒸熟。色泽蓝绿乌黑,并带油光,香软可口。品。

畲家菅叶粽

俗称“菅粽”,将精选优质糯米倒入*碱水里浸泡若干小时,拿两片菅叶对折成一条槽底,而后舀碱水泡过的糯米放叶槽中,成为一条20厘米长玉米棒子状的菅叶粽,放到锅里煮十余小时遂成。

连江鱼面

连江特产鱼面,据说,鱼面是*岐半岛渔民首创,是用新鲜*鱼或马鲛鱼为主料做成的面,新鲜美味和劲道的口感,让人爱不释口,连江“海产六宝”中的“干货六宝”之一。

连江人爱吃鱼面,不管是炒鱼面还是煮鱼面,加上各种配料,好吃哭!吃上一碗就是大大的满足。

连江鱼饺

连江还有一种特产叫鱼饺,将鱼肉剁为茸泥,以肉丁、虾仁、梅梨(荸荠)等拌为馅,外用鱼面薄皮或新鲜鱼皮包卷而成,经油炸即成,鱼皮QQ弹弹,好有嚼劲。

碗糕

*岐有一种美食叫碗糕,当地人也称它为滔滔糕。碗糕有些像台湾的碗糕,以小碗为模具,抹油,倒米浆,上面加些佐料,再将碗上屉,旺火蒸上5分钟左右,出锅,倒碗,一碗美味的滔滔糕就做好了。

元宵油板

在连江,有一种食物冬至必不可少,也只有连江人知道,它叫“油板”,也就是连江的元宵,可以甜馅也可以肉馅。

地瓜粿

连江人会做地瓜粿,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做法就是外皮的成分由地瓜和面粉揉成,里面的馅可以是白萝卜丝也可以是肉馅。

春饼

在连江,有一种传统食品历史悠久,由古代的春饼演化而来,春天里吃它,就相当于拥有春之吉兆,它叫春卷。

菠菠粿

在连江,有一种点心,是用菠菠菜制成,只有在清明的时候才会有,它叫菠菠粿。

吴心钰摄

海鲜炒米粉

海鲜炒米粉是连江人夜宵排挡必点主食,在当地深受大家青睐。尤其以过去的手工米粉为经典,不仅好煮,而且口感独特,味道鲜美,广受赞誉。

酒糟鳗鱼

说起糟鳗鱼,连江人买它就跟买卤味配饭一个道理,可以零吃也可以配菜下酒,酒糟独特的味道与鳗鱼结合,酥脆香甜,说得口水要流下来了。

炒糕

在连江,有一种传统名小吃,就是用地瓜粉、白糖和水调和成浆,然后放铁锅里用猪油炒出来的膏状甜食,色泽白透,富有弹性,形态有点像果冻它叫炒糕。

礼饼

在连江,有一种饼,八月十五必买、必送、必吃,大的五斤一个,还有三斤、二斤、半斤的,吃起来香肥细润,润而不肥,饼面上那一层严严实实的白芝麻,香喷喷的总是那么的令人难以抗拒,它叫礼饼。

海蛎饼

海蛎饼,连江人心心念念的小吃,连江人叫“爹饼”。用大米加大豆磨成浆,舀在特制的“蛎饼勺”中,加上时令蔬菜、紫菜、瘦肉、蛎,再覆以米浆,放入花生油锅炸熟,外酥内软,油香浓郁,咬一口酥脆酥脆的,在连江街边都可以轻易买到。

芋头糕

芋头糕名称还挺多,也叫芋粿,也叫三角糕。在连江的大街小巷上的摊子上都有卖,是不少连江人早餐的选择,可以说是老少都爱的小吃!芋粿底面金*而面上米*,挑逗着每个人的食欲。口感绵软、酥嫩、微甜、爽口而有回味,并且还有米锅巴诱人的清香。

马蹄糕

主料为地瓜粉,加水、白糖搅拌均匀,放入特制的模具中,上面撒些荸荠粉,猛火蒸熟就可以食用了。

光饼

汉族特色小吃,连江人很爱吃光饼,连江的光饼相对于其他地方便咸一些哦!

光饼还可以拿来夹糟肉,这是连江土生土长的传统小吃;色泽红润,肥而不腻的红糟肉加入热乎乎的光饼中,一口咬下去,肉中浓郁的酒香混着光饼的酥脆,细嚼慢咽似乎享受没有个尽头,满满的幸福,回味无穷。

虾酥

虾酥在连江也算小吃界的大众情人,早餐的好伙伴,连江只要是早餐店都会有卖。咬上一口,外酥里鲜,口齿留香,和鼎边糊,也是绝配。

连江鸡卷

连江鸡卷配料有马蹄、五花肉、香菇,古早连江味!有意思的是所谓“鸡卷”其实配料里面并没有鸡肉,而是猪肉,也许是因为苦日子里的人们更愿意借取名之际寄托对未来生活的期望与渴求吧,所以把它取名为“香酥鸡卷”。

草冻

连江人还会做像仙草蜜一样的草冻。尤其是夏天,冰镇后味道超赞!中医认为草燕清热去火排*。

炒米

白的炒米、*的花生、黑的芝麻,大理石一样的花纹是猪油炒米的一大特色。而且这三样东西混合的香味,小编保证是各种甜食里最香的!

猪油糕

名字让人以为是腻到反胃的大块猪油。其实里面是白色的一小块,有的还加了葱。吃起来的确比较油,但是油经过加工已经化掉了,绝对不腻!

白粿面

白粿面经常跟白粿混淆,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的食材,白粿面口感嫩滑,是用米粉制作而成,是连江人家里常备的点心。

贵安拉面

来贵安游玩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吃上一碗贵安拉面,今年贵安拉面被评为连江十大名小吃。

瓜果酱料篇

不可错过的美味

丹阳西瓜

在连江有一宝,它是由瓜农通过高超嫁接技术,完成与南瓜嫁接、与“胡瓜”联姻而得,不仅甘甜解渴、滋味爽口,造型也与众不同,有方形、心形等“明星”级异型西瓜产品,它叫丹阳西瓜,丹阳镇已成为全省西瓜种植大镇,年还荣获“中国西瓜之乡”称号。每年举办的“丹阳西瓜节”桂林村客流如潮。

东塘水蜜桃

在连江,有一种水果,因为辖区内水源充足、气候宜人,适合发展山地农业,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饮誉港澳,它叫“东塘水蜜桃”。

连江马鼻蜜橘

马鼻蜜橘是连江的特产之一,这里出产的橘子香甜可口,味甜似蜜,咬上一口都是甜甜的滋味。

东岱葡萄

在连江,有一种水果种植有近十年的历史,主要品种为巨峰葡萄,如今也有越来越多采摘游客纷纷涌向这里,它叫东岱葡萄。

东岱火龙果

近年来,连江东岱镇积极推广葡萄、火龙果等优势传统产业种植新技术,目前,全镇火龙果、葡萄种植面积达多亩,今年火龙果总产量可达吨,来东岱玩记得一定要吃上一口!

东湖早枇杷

在连江,有一种水果是由东湖镇祠台村江新官同志在耕山队枇杷园中发现的优良单株,属实生变异早熟种,如今已经畅销海内,它叫“东湖早”枇杷。

青芝山橄榄

连江青芝山橄榄可以说是连江每一位小孩的童年,小时候特别爱吃青芝山橄榄酸酸甜甜的口味,是连江特产之一。

虾酱

沿海各地都产虾酱,但连江的虾酱别有不同——将新鲜小虾研磨之后,加入海盐,经过发酵之后的制品。

蟛蜞酱

蟛蜞酱实际上是用螃蟹制成的美味酱料。利用只比成年男子拇指盖稍大的蟹类,辅以海盐、白酒浸泡,捣成泥状,加入白糖和福州地区特有的红酒糟、青红酒等材料腌制而成。拿来直接配米饭,或者蘸油条虾饼,拌面条拌海蜇,都非常好吃。

海瓜子露

海瓜子露,是以海瓜子为原料,每年农历六月海瓜子成熟的季节,收获上来的海瓜子待吐沙后,放入大锅中蒸煮,随后将海瓜子壳和肉部分取出,只剩下海瓜子浓汤进行熬制。熬制期间,还需要定时控制火候,头天熬制必须采用大火蒸煮,待次天采用中火继续,经过过滤的海瓜子汤头最后再用小火慢熬制成。

鱼露

鱼露又称虾油,是连江菜的*。这种初识时候觉得颇为腥沤的浅棕色液体,实际上构成了连江菜乃至福州菜的底味。

蛏露

蛏露又称蛏油,是以新鲜螠蛏蒸煮后的蛏汁为原料,经浓缩、沉淀、过滤等工序而制成,成品呈浅棕色至深褐色,滋味新鲜。

蛎露

蛎露,则是以海蛎为原料,去壳剔肉经过高温蒸煮,慢火熬制而成。

连江青红酒

连江本土的青红酒,在众多*酒里脱颖而出,色呈琥珀,口感柔顺绵长,入口极软,易咽爽口。泥封静置数年,不破而有酒香溢出,破泥而观,酒香扑鼻而来。青红酒被誉为闽派*酒的正宗。红粬*酒是连江独特的酒种,而百姓家酿*酒又称“生红酒”,因“生”和“青”福州方言为谐音,故名青红酒。

早些时候,连江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酿青红的习惯,后来,青红酒又衍生发展为土*酒、鸡老、状元红、四半酒、连江老酒、青芝老酒等。一般连江人喜欢煲汤炖汤的时候加入青红酒,酿完酒剩下的红酒糟也可以用来制作糟鳗、糟兔、糟鱼。

连江的美食数不尽,道不完篇幅有限,无法一一展示但我们想要表达是一份对家乡美食的敬意

食物生长于大地,人亦是如此

时时回味起这些质朴风味

心头便牵系起对故乡的思念

故乡的味道

是平凡的、是家常的

同样也是让人*牵梦萦的

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无论我们在天涯海角最难忘的,依然是这些连江家的味道所以不论在哪里遇到谁都希望ta能来尝一尝连江人最爱的味道你说呢?

海峡网新媒体部出品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出品人:吴美丽

部分综合CCTV节目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