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鳖虫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通山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农业生产服 [复制链接]

1#

通山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

农业生产服务指南

为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春季农业生产,切实做好特殊年份、特殊时期在田在园作物春管和春耕备耕工作,确保全县粮食和“菜篮子”生产安全稳定,特发布如下服务指南。

一、蔬菜生产

(一)田间生产管理

立春至清明期间,我县容易出现阴雨、低温、寡照天气,田间生产管理难度加大,要发动生产主体和农户在做好疫病防护措施前提下,主要做好“四抢”措施。

1、抢收。对在园大白菜、萝卜、甘蓝、花菜、红菜苔、白菜苔、大蒜、藜蒿、莲藕等蔬菜,组织农工及时采收,做好产地质量安全监测,增加鲜菜货源。

2、抢播。一是选择相对集中连片、有大棚设施的基地抢播快生叶菜,如小白菜、大白菜秧、广东菜心、竹叶菜、苋菜等作物,确保蔬菜生产供给可持续;采用穴盘育苗方式,抢播茄果类、瓜类、豆类幼苗,为露地春季生产准备种苗。二是3月底至4月份,露地抢播茄果类、瓜类、豆类、叶菜类蔬菜,增加花色品种。

3、抢管。设施育苗采用温床或温室集约化育苗,加强苗床管理,注意防治猝倒病、立枯病,确保早春生产用苗;设施栽培的茄果类蔬菜,注意通风换气,加强防寒保温,注意防治灰霉病;露地越冬十字花科蔬菜注意防治软腐病、黑腐病;大春播露地生产注意做好清园、耕整、晒地,准备好种植用地。

(1)温室大棚苗床管理:采用温床或工厂化育苗的茄果类、瓜类幼苗,要加强苗床管理。一要增温保温。增加棚室外层覆盖、棚内加设小弓棚、地面全膜覆盖、加强热风供给,保温防寒,使苗床温度保持白天25~28℃,夜间15~18℃。二要通风排湿。苗床湿度以保持土壤见干见湿为宜,浇水在晴天上午进行,水量以达到幼苗根部为度。喷水后闭棚提温,待土温升高后再通风排湿。通风在中午前后气温较高时进行,以放棚顶风和腰风为主。三要练苗出圃。幼苗出圃前7-10天,通过通风降温和减少土壤湿度进行秧苗锻炼。白天苗床温度降到20℃左右,晚上降到10℃左右。

(2)在园蔬菜田间管理:设施延后栽培的茄果类蔬菜,要精细管理,注意通风换气,加强防寒保温,病虫害防治等。一是通风。于晴天中午揭膜通风,排出湿气,将棚内湿度控制在85%以下。二是保温。大棚内增加两层内膜覆盖,还可在棚内四周再加一层裙膜保温。三是保花保果。在棚内放置雄蜂或使用防落素蘸花进行保花保果,提高座果率、降低畸形果比例。四是防病治虫。及时防治番茄灰霉病、早疫病、晚疫病,茄子褐纹病等;在棚内用烟熏剂等有效药剂对烟粉虱进行围杀,降低害虫基数,并防治地下害虫。

4、抢栽。一是选择有大棚设施的田块,抓住“冷尾暖头”的晴好天气,抢栽茄果类、瓜类、豆类幼苗,尽量采取三层(地膜、小拱棚、大棚)覆盖,力保春季市场供应;二是3月底至4月份,利用大棚设施提供的菜苗,露地抢栽瓜类、茄果类、豆类、水生蔬菜、叶菜类等,增加蔬菜产能。

(二)防灾减灾

初春气候多变,倒春寒、大风、连阴雨、雨雪等灾害性天气易发、多发。要密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