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集节目在今年六月底就录好了,本来以为片中的羊肉可以在7月份就上线,结果这款我们从零开始开发的产品遇到的问题比我们想象中多太多了,一直到两个月后的今天才得以解决。
今天,我和青海藏觅公社用了4个月联合开发的祁连有机牧场羊肉产品终于要上线了,
而我的新一季视频《喃猫料理日常第四季》也终于可以跟大家见面了!
划重点,喃猫料理日常从这周就开始规律性周更啦!每周二晚8点!
今天的节目是一集特辑,前5分钟在厨房烤肉,后5分钟在草原烤肉。希望能让大家看过瘾!
另外,特别感谢“小树集”给我们提供场地!大家有任何拍摄或者聚会需求,都可以去北京苹果社区的小树集试试。
下面没有图文食谱啦,食谱只在视频里,下面是一篇视频背后的关于羊肉的故事:
说起最美味的羊肉,我一直不能忘的,也是我吃过的朋友和家人一直不能忘的,还是在法国买的一款有红标labelrouge的羔羊排。在优质牛羊肉并不便宜的法国,这也算是贵的了。一条剔好的8骨g羔羊排,在5年前就要买到30欧左右。那时还只是学生的我,衣服大多数还都是zara,但这个羊排,我买过不下十次。每次买完都肉疼得不行,但一吃上就释然了。
买回家后,把羊排的肋芯肉剔出来,得到一个圆柱形的肉条,裹上干羊肚菌香菇粉加胡椒碎,在进烤箱烤到比标准状态生一点的熟度,醒一个小时,吃之前回烤箱加热到粉红色的rose。对半切成两份,细腻粉红的切面,入口即化的口感,奶香甘甜的爆汁,配上羊奶酪土豆泥,和炒野蘑菇。所有吃过的人都会惊叹这羊肉做得太好吃了,其实每次我都在心中暗喜,不过是羊肉好罢了。
那是停留在我记忆深处的美味。
今年初春,我们挑了个淡季带萌萌去青海旅行。虽然草原还没有变绿,但“中国最美六大草原”之一的祁连山草原已经是非常壮美了,平均海拔米,天蓝得让人怀疑已经飘出了大气层,微微起伏的草原上的光影就像是CG动画做出来的。萌萌大喊一声:“大山!”我回头一看,一排不见头尾的巍峨的雪山拔地而起,像《权力的游戏》里的巨型冰长城一样,伫立在广袤的草原上。当时的那份震撼我至今难忘,那就是祁连山脉。
我们自驾从门源开往祁连,一路上都是草原雪山的绝美风光,在蓝天和草原的接线上,突然看见一点点白色的点在动,仔细一看,是一群羊在漫步。这让我突然觉得很恍惚,在一个人迹罕至的世外之地,怎么会出现牧羊这种人间烟火?
车继续往前开,又不断出现了羊群和牦牛群,偶尔还可见牧民的帐篷。这些羊在结着冰的河面上的破口处喝水,慢悠悠地翻过一个又一个山丘,吃吃停停,停停吃吃,我还眼见一位牧民带着他的群羊,灵活地爬着海拔三四千米的雪山。
那一瞬间,我跟阿哥说:“下辈子咱们投胎来祁连当一只羊吧。但是是不被宰那种。”
青海应该是国内生态保护最好的地区之一了,地处相对封闭的青藏高原,人口密度小,
是世界公认的“超净区”之一。
畜牧业发展得也非常节制,平均一头羊/牦牛拥有13亩天然草场的自由活动范围。
由于草够多,空间够大,这里的牛羊是我眼见的纯草饲,零饲料,全年放牧。
上图是今年夏天去青海找牧户时拍下的扎西家的牧场
:“国内很多有机牛羊肉都没有这么好的生活条件呢。”我对同行的青海朋友说。
朋友非常傲娇地说:“我们祁连在年就拿到国家有机认证了,认证的是整片一千五百万亩的草场。我们现在看到的“祁连牧场”,就是全国最大的天然有机牧场。”
听说过对蔬菜,牛奶,肉制品的有机认证,还没听说过对牧场的有机认证。
以前看过一篇报道,说国内大城市周边的有机农业的痛点在于,周围的环境无法达到有机农业的指标。而牧场的有机认证主要针对“土壤,大气和水质”进行检测。
祁连牧场在检测中,土壤,水质和大气里主要环境影响的化学元素,有害细菌和悬浮物等,全部低于国家绿色有机食品生产的环境质量标准。其中祁连高山甸土的有机质高达12.29%。
像祁连牧场这种没有受过污染的封闭高原,能够大大缩短正常长达几年的有机畜牧业转换器,就是天生的有机畜牧业基地啊。
如此大面积的天然有机牧场,只要来过的人,都会切身感受到那份震撼。
这种自豪感,在祁连人身上体现得最明显。接下来的几天,我发现接触到的祁连人,几乎吃不惯也看不上其他任何地方的羊肉,只吃本地羊,(好像每个产羊地区的人民都有这种傲娇的情绪)那种他们称之为“草膘羊”的当地放养羊。其中祁连藏系羊在他们心中排第一,青海茶卡羊排第二。出了青海,固执的他们就几乎不吃羊肉了。
当地一位朋友特别自豪地跟我说:“我接待的外省朋友,所有曾经不吃羊肉的人,来我们祁连之后,都会爱上吃羊肉,每年过年还会托我们给宰几只寄给他们。”
而傲娇的青海人吃羊肉最常见的方式就是白水煮,这种把食物原味暴露无遗的做法。对待牛羊肉,他们似乎特别珍惜自己的调味料,都是以原味呈现为主,连烤羊肉串都不加孜然,因为他们觉得只有膻味特别大的羊肉才应该加孜然,孜然会掩好羊肉的本味。而且他们还特别喜欢吃有一些嚼劲的偏老的牛羊肉,他们觉得上点年纪的牛羊肉风味更浓更丰富。
他们为自己的牛羊肉感到自豪,也用最尊重食材原味的烹饪方法来印证这份骄傲。
所以祁连的羊肉到底好不好吃?
给喜欢吃嫩口的我印象最深的是那道传统菜“开锅羊肉”。
饭桌一口铜锅在冒着热腾腾的蒸汽,服务员把一盘子生羊排倒进锅里,加盖闷煮,待水沸起沫后立刻捞起,盛在一边的盘子里,盘子旁边配有各种蘸料。出于对羊肉本身的好奇,我没有蘸料,直接尝了一口原味,刚刚断生的羔羊排嫩到几乎不需要咀嚼,几乎没有膻味(虽然我也并不排斥膻味),奶香十足,这是我第一次吃到这么嫩的煮羊肉。连之前一直不喜欢吃大块红肉的萌萌,那天都嚷嚷着吃了很多开锅羊肉。
图片看着好像很老,但吃着真的非常非常嫩
这张是萌萌回家之后吃羊排的画面
当地朋友跟我说,祁连的羊是出了名的好品种,是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商标”的“祁连藏系羊”。这种高原羊体型小,生长期长,运动量极大,肉质紧实,肉味浓郁,但膻味却很弱,是出了名的好羊。
在我看来,青海祁连的羊好吃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那就是全年放牧+纯草饲
祁连羊常年吃的,是随四季更换牧场的野生牧草,千年来如此,杀虫剂什么的都是不存在的。相比内蒙草原的草,青海的高原牧草个头更矮胖,更柔软。
更重要的是,祁连有机牧场盛产野生中草药。在天然草场植物群落中分布有57科,91属,种中藏草药,占常见植物的72%。比如这里最常见的柴胡,*芪,龙胆,冬虫夏草,红景天等等。还有祁连草原常见的*姑和羊肚菌等。这些都是这里牛羊的日常食物。
上图:夏季开满中草药花的草原,和草原上萌芽的虫草
吃上瘾了的我接着问:“回北京之后,除了你能帮我快递,我还能在哪儿买到比较靠谱的祁连羊肉啊?”
朋友竟然说:“我们本地产的草膘羊,我们自己吃还不够呢,不需要卖外地的。你要吃,我下个月给你寄一只。”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内蒙羊,*羊,最近比较火的宁夏盐池滩羊,甚至是海南黑山羊。青海祁连羊是什么?
作为全国最大的天然有机牧场,同时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牛羊,而“祁连有机牧场”竟然连百度词条都没有建……
有机牧场每年出栏上万优质藏羊,90%以上都被对羊肉品质要求极高,而且吃肉量极大的当地人吃了,只有不到10%流出省外……
据说流出省外的一部分,曾经被某知名羊肉火锅店收了,然而对外宣称用的是内蒙羊……
这种“无所谓”的低调,导致我们从来不知道国内还有这么一片原生态的天然有机牧场,从来不知道在这片牧场上有品质数一数二的青海羊。
回北京之后,朋友如约给我寄来了一头羔羊,真的是一整头……我粗矿地分割出了一些西式切割部位的羊排,用白胡椒和盐简单煎了一下,
入口的那一瞬间,差点哭了!
这就是5年前那个*牵梦萦的法国红标羊排的滋味啊!
嫩到入口即化,汁水丰盈,滋味浓郁,带着草饲红肉的那种淡淡酸味。
青海朋友却对我说:“你现在吃的羊还不是最好吃的,等牧草绿了,虫草*芪这些野生草药长出来了,吃了一夏天青草和野生中药的草膘羊才是最鲜美的。”
我当即就激动地发了一条微博和朋友圈,下面无数朋友问我在哪儿买的。
我突然觉得到,这么好的羊肉,为什么只能存在于祁连高原的本地人生活里?为什么不能拥有和它的品质匹敌的名字?为什么不给大家都尝尝呢!
食物工作者最大的乐趣,应该就是开发出更多优质的食物,把它分享给更多人的这份使命感成就感吧。
于是我告诉了青海朋友我的想法。虽然他也表示理解我的心情,但青海人一惯的保守心态又来了。他表示,我做这件事,牧户他倒是能帮我介绍,但后续的肉加工怎么做?加工好了上哪儿发这么多生鲜快递去?这件事真的做不了。
他说的问题确实很现实,标准化加工和快递不解决,这事儿确实做不了。但难得遇到一个好东西,还是没什么人知道的国产好东西,实在太太太想分享给大家了。
我通过之前认识的北京奶厂的朋友,认识了一个在青海做奶厂的大哥,大哥听了我的诉求,跟我说他认识一个本地人可能能帮上我,刚好在他们厂代加工做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