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鳖虫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蕲艾为什么能称王 [复制链接]

1#
共抗白癜风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020/5778421.html

产于山阳,采于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补。”——《蕲艾传》

艾灸疗法具有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扶阳固脱,升阳举陷,拔*泄热及保健强身,预防疾病等作用。作为祖国医学传统外治法之一。

导读:蕲艾,是祖国传统中医药学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一大发明,蕲春县李时珍蕲艾研究所通过挖掘整理,将“蕲艾汤灸”的古今汤灸治病养生珍贵医方,汇萃并公之于世,为有志于养生保健者,提供一种简便易行、实用有效的新灸疗方法。

一、蕲艾的药用历史

“蕲艾”名称的由来和蕲艾的药用历史首先是艾叶的药用起源。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所言“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成化即明宪宗之年号,即年至年,距今已有年,距李时珍则有年之久,李时珍在其《本草纲目》中对“艾”的记载,云:“相传他处艾灸酒坛不能透,蕲艾一灸则直透彻,为异也。”这是历史上首次用实验证明蕲艾与他艾之不同,说明蕲艾有其独特的地域性。

从明代及其之前的所载含蕲艾之医方看,不管是内服之方,还是外用之方,亦或是作灸疗治病之用,均明确标眀要用“蕲艾”,这些临床医方所载,足以说明“蕲艾”之名的出现和蕲艾的医药应用远在唐宋之前就已开始。

“蕲艾”,一种神奇的草,却同蕲竹、蕲蛇、蕲龟一道,被誉为“蕲春四宝”,写进了《本草纲目》。

最近几年,随着人们更加注重自身健康
   1、蕲艾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习性

蕲艾为多年生草本,高1.8~2.5m,茎具明显棱条,上部分枝,被白色短绒毛,单叶互生,卵状三角形或椭圆形,有柄,羽状深裂,两侧2对裂片,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中裂片常3裂,裂片边缘均具锯齿,上面暗绿色,密布小腺点,稀被白色柔毛,下面灰绿色,密被白色绒毛,茎顶部叶全缘或3裂。头状花序排列成复总状,总苞卵形,总苞片4~5层,密被灰白色丝状茸毛,筒状小花带红色,外层雌性花,长约1mm,内层两性花,长约2mm,瘦果长圆形,无冠毛,花期7—10月,果熟期11—12月[2]。


  蕲艾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以潮湿肥沃的土壤生长较好。人工栽培在丘陵、低中山地区,生长繁盛期24~30℃,气温高于30℃茎杆易老化,抽枝,病虫害加重,冬季低温小于-3℃当年生宿根生长不好。


  

 2、蕲艾栽培技术

蕲艾极易繁衍生长,对气候和土壤的适应性较强,耐寒耐旱,田边、地头、山坡、荒地均可选择为种植地。蕲艾的适应性很强,为了节约土地资源,应选择丘陵等进行合理布局;基地应有灌溉水条件,附近无居民生活水和工业水污染;基地土壤、大气质量应符合国家级二标准,生产用水应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土壤应无有*有害药物残留和人畜粪便、生活垃圾污染,并按规定定期进行检测。以土层深厚、土壤通透性好、有机质丰富的中性土壤为好。根据种植地土层结构特点,适度掌握犁耙次数,结合整地施足经充分腐熟达到无公害化的土杂肥22.5~30.0t/hm2,均匀混合翻入土层,然后修沟做厢待种。


   繁殖方法

蕲艾的繁殖方法有种子繁殖、根状茎繁殖、分株繁殖。种子繁殖出芽率低,仅为5%,且苗期长(2年),一般不采用;根状茎繁殖,成活率高,但苗期较长(2个月);分株繁殖最好,不仅成活率高且无幼苗生长期,繁殖速度快,为普遍采用。选育良种要求叶片肥厚而大,茎杆粗壮直立,叶色浓绿,气味浓郁,密被绒毛,幼苗根系发达。

 

 土壤培养

选取1m×1m土壤呈团粒结构、通透性强的同一地块的3块地(1、2、3号),用3种不同的繁殖方法进行试验。年3月5日,1号地深翻15cm,混合土杂肥kg,撒入蕲艾种子10g,盖上稻草,分别于3月8、12、17、23、30日多次洒水,1月后翻草查看无萌芽,5月5日再查看,仅见2株幼苗。当年5月30日测其株高分别为10、17cm。年1月18日,取地下茎按株行距15cm×20cm栽于2号地,部分出芽3~5cm,栽后淋透水连浇3日,2月18日测其株高在5~15cm,3月18日测株高达20~30cm。年2月12日取株高5~10cm的幼苗栽于3号地,栽后浇透水,连浇3d,3月28日测其株高达30~40cm,随后施入稀薄人粪尿40kg,4月28日平均株高达1m。


  栽植密度

 2—3月,苗高5~10cm,选地面潮湿(最好是雨后或阴天)时,从母株茎基分离的幼苗,按株行距30cm×40cm栽苗,每穴2~3株,覆土压实。栽后2~3d内如果没有下雨,要滴水保墒。经比较,3号地生长密度最合适,栽植株/m2,平均每株产干艾叶4g,单产干艾叶kg/hm2左右。


  土肥水管理

 田间土壤耕整。4月上旬,中耕除草1次,深度15cm。6月中上旬蕲艾采收后翻晒园地,清除残枝败叶,疏除过密的茎基和宿根,深度15cm。

肥料施用。栽植成活后,苗高30cm时施用尿素90kg/hm2作提苗肥,阴雨天撒施,晴天叶面喷施。11月上旬,施入农家肥、厩肥、饼肥等作为基肥。

 水分管理。厢面整成龟背形,使排水沟通畅。干旱季节,苗高80cm以下叶面喷灌,苗高80cm以上时全园漫灌。


  病虫害防治

通过3年的生产研究未发现病虫害,经分析认为蕲艾叶散发的挥发油有驱虫作用[3]。但采收期之后,由于叶片挥发油含量降低,气温升高(日均温30℃以上),自然界虫口密度增大,未采收的艾叶有瓢虫咬食现象。为预防病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