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太谷区范村镇西曲河村旱垣温室园区。
图为山西中加石膏山冰酒有限公司从加拿大引进的冰葡萄深加工项目。
图为寿阳县中墨重点项目有机旱作功能玉米产业园。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视察时指出:“有机旱作农业是山西农业的一大传统技术特色,要坚持走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的路子,完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使有机旱作农业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品牌。”晋中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以发展有机旱作农业为主线,以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县、示范片、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带动全市农业由粗放向集约、由分散向规模、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升级。
仲春时节,桃红柳绿,和暖的阳光洒满大地。位于寿阳县朝阳镇胜利村的嘉禾农业——中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内,松软的散发着勃勃生机的土地平展展地伸向远方。
“去年秋天,亩有机旱作高产玉米样板田,亩产(籽粒)达到公斤,是普通农户亩产的一倍还多,真正实现了‘吨粮田’”。站在田埂旁,寿阳县嘉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海宾自信地介绍。
寿阳县是全省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县,由嘉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实施的亩有机旱作高产玉米示范园,在种植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玉米旱作高产种植技术模式,蹚出了一条丘陵山区发展现代农业的新路子。
晋中市旱地面积达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65%以上,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域。年以来,该市把发展有机旱作农业作为带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通过良种良法配套、农艺农机结合等现代农业发展关键技术进行积极试验,助力农业增产增效,引领全市农业走上了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1个省级示范县、12个省级示范片、24个市级示范片,激发农业生产活力
再过一段时间,就到了种植玉米的时节,寿阳县朝阳镇胜利村村民李志杰又开始信心满满地准备春耕备耕。“嘉禾公司提供专家技术指导,提供进口的意大利播种机和美国籽粒收割机,去年又是个丰收年,收获的玉茭子在地头就已经卖了一大部分了。”李志杰一边在地头忙活,一边乐呵呵地说。太阳照在不远处的粉红色的桃花上,折射出一片大好春光。
寿阳县属丘陵山区地貌,十年九旱,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年9月,寿阳县引进中墨重点项目——艾特尔有机旱作功能玉米产业园,墨西哥“玉米之父”克鲁斯带来的先进技术,由嘉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承建并进行农业生产。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玉米旱作高产种植技术模式,即:机械深松—精选优种—测温精量播种—测土配方施肥—中耕追肥—植保防控—机械化籽粒收获—地膜“零使用”—秸秆全量利用。旱地玉米亩产能提高20%—30%,玉米籽粒容重高出一个等级,色泽亮度明显提高,病虫蚀粒减少2%—3%,订单收购价每斤0.9元,每亩收益提高了1倍以上。
“嘉禾模式的贡献并不局限于使旱作玉米告别广种薄收,实现高产高效,而是在农业现代化的前进路上,起到了明显的示范、推广、带动作用。”晋中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武建林介绍。
年,寿阳县被列入我省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县,全面实施旱作农业工程。通过有机旱作农业的示范建设,推动了耕地质量提升、农水集约增效、旱作良种攻关、农技集成创新、农机配套融合、绿色循环发展、品牌建设、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等重点工程。
就在李志杰忙着春种的时候,位于灵石县南关镇师家沟村的山西中加石膏山冰酒生产项目种植基地,村民张高峰正在拾掇葡萄架子:“种冰葡萄,有钱赚!冰葡萄种植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经营模式,从种植品种、施有机肥、修剪、病虫害防治、收购都有统一的安排,咱老百姓只管操作就行,没有后顾之忧。”
张高峰所说的冰葡萄种植基地是山西中加石膏山冰酒有限公司从加拿大引进冰葡萄深加工项目后,在灵石县建设了冰葡萄种植基地,也是省级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片。
据基地负责人介绍,年以来,该示范片统一实施标准化生产,农机农艺配套融合、有机肥替代农家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目前项目田平均亩产鲜果可达公斤,比前两年的亩产增加公斤,年总增产冰葡萄18万公斤,按每公斤10元计,总增产值万元。示范片产品实现了有机绿色认证,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合格率达%,为土石山区有机旱作农业发展以及绿色食品的生产,探索了一套适宜的有机旱作集成技术经验。
寿阳县嘉禾有机旱作高产玉米种植示范片和石膏山冰酒冰葡萄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片,都是晋中市加快发展有机旱作农业的缩影。
有机旱作农业是山西农业的一大传统技术特色,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推进有机旱作农业发展,晋中市把有机旱作农业与特色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统筹考虑,同现代农业建设、标准化生产园区创建、特色产业扶贫、设施农业园区建设、生态农业园区建设、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相结合,因地制宜,统筹规划。
在推进有机旱作农业发展过程中,晋中市先后印发了包括《晋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在内的系列文件,分长期、分年度、分项目,远近结合确定了全市加快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的目标任务、重点工作、保障措施,指导全市有机旱作农业的发展。
“按照有稳定区域、有成熟技术、有生产标准、有注册品牌的‘四有要求’,晋中市有序建设了1个省级有机旱作示范县、12个省级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片、24个市级有机旱作示范片和‘百万亩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工程’,带动了全市有机旱作农业集成技术的示范推广。”晋中市农业农村局技术站站长连斌介绍。
制定修订38项农业地方标准,形成15种典型的有机旱作农业种植模式,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地还是这地,但有了渗水地膜覆盖穴播技术就不一样了,不用再看老天爷的眼色不说,种的谷子还年年丰收。”4月4日,榆社县五福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台大功率烘干机正加紧作业,将脱壳的谷子进行烘干,河峪乡西周村村民杨建清守在机器前,看着金灿灿的小米在眼前翻滚高兴得嘴角禁不住上扬。
杨建清居住的西周村,是榆社县五福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谷子封闭示范片的核心区。村里亩土地使用了渗水地膜覆盖穴播技术,生长期,渗水地膜穴播谷子比不盖膜谷子植株高10厘米左右、出穗率高25%-30%。
年,西周村开始推广使用渗水地膜覆盖穴播技术,在村民们的观望和犹豫不决中,当年秋天,20多亩试验田喜获丰收。特别是杨建清种的2.5亩谷子地,收了1多公斤谷子,亩产突破公斤,创出榆社县常规谷子产量高产纪录。年,村民们纷纷要求使用新技术,推广面积一下增加到亩。
榆社县五福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谷子封闭示范片所使用的是一套有机旱作农业集成技术,包括早春耙耱、抗旱品种选用、配方施肥,渗水地膜覆盖穴播、增施富硒有机肥、适时收获、机器脱粒等。这样一套标准化种植技术下来,操作简单,省时省力,每亩可节约间苗开支元左右,种子用量比传统种植节省70%以上,亩增产20%以上,售价较一般小米增加1元,亩增收元左右。
不只是谷子,同样的土地,只要科学地使用有机旱作农业技术,肯定增产又增效。
对于这一点,王泽岭深有体会。作为祁县东观镇聚盛薯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