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鳖虫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穿越乡野时空之六耕作31 [复制链接]

1#
程少为医术怎么样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231864.html

《穿越乡野时空》是记述微山湖西岸(江苏省最北部的沛县地区)基层农村六十年间巨大变化的一本书,大约30万字。

这本书分别从以下21个方面着笔:吃食、烧柴、穿着、居住、出行、耕作、水利、种植、动物、用具、行业、文娱、教育、健康、婚嫁、丧葬、节俗、信息、语言、纪时、度量。每章写一个方面,力图较全面、系统地反映该地区农村生活的面貌,是微山湖西岸20世纪后半叶和21世纪初农村生活的生动画卷。

本篇是《穿越乡野时空》正文第六篇章“耕作”。“耕作”篇章共细分为三部分,本篇为三部分中的第一部分(3-1)。

《穿越乡野时空》之六——耕作(3-1)

依靠土地生存是农民的根本特点。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农民,世世代代,面朝*土背朝天,苦苦挣扎,而在这苦苦挣扎中,他们也摸索出了侍弄这块土地的规律和方法,创造出了侍弄这块土地的工具。自然,在最近的六十年中,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应用,这些经验、方法和工具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的已被弃置,有的还在延用,有的则被改造。谁说农民落后、难于接受新事物?六十年的事实证明,只要有利于生存和发展,我们的农民都是能够迅速接受的。

一耕作制度

解放前直至年代,本地始终延袭一种古老的耕作制度,那就是多以两年三熟为主,种植方式是小麦收了种豆子,豆子收了留作冬闲,第二年春天再种高粱、谷子或春红芋、棉花等。所谓冬闲,就是田块在冬季是闲置的,不种庄稼的,有的上冻前耕起来,有的开春后再耕,老百姓称这样的地块为“冻垡”,年代,田野里这样的地块还很多。

当然这样做自有它的原因:一是当时的土地极为贫瘠,让它歇一季是有好处的;二是为春天种高粱、谷子等作物预留地块,而高粱、谷子在当时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也有一年一熟的,种植方式是麦子收割后夏闲,秋天再种麦子。所谓夏闲,老百姓叫“晒垡”。按理说,两茬麦子之间可以种一茬豆子,之所以闲置不种,也是因为田地贫瘠之故,这样做,可以增加土地的肥力。如果麦子收割后种豆子,豆子收割后再种麦,那就是一年两熟的耕作方式了。不过这种方式较少,因为那时麦子和豆子的产量都很低,人们更愿意种植产量较高的红芋等作物。

▲高粱

这里补充说明一点:无论是冬闲还是夏闲的田地,都叫“垡子地”。如果有谁放着现成的大路不走,而偏要在垡子地通过,就叫“蹅(chá)垡子地”。对这个词加以引申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指称那些不入正题、远离主题的说法或行为,叫“斜蹅垡子”。现在“垡子地”一词已很少用到了,但具有引申义的“斜蹅垡子”一词还经常出现在人们的口语里。

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旧时农民常用间作套种的方式,如小麦和豌豆混种是十分普遍的,人们称之为“豌豆麦”,这种方式能大大提高产量。

▲豌豆

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耕作制度也在相应地发生变化。年代,高粱、谷子等历史悠久的、一年一熟的作物逐渐被淘汰,过渡为一年两熟(小麦、夏玉米或夏大豆等)和两年三熟(春红芋、小麦、夏玉米等)为主。年代,实行旱改水,大量种植水稻,更促成了一年两熟的格局。即使是没栽稻的沙地,也多是一年两熟兼二年三熟。年代以后,山芋基本被淘汰,几乎全是一年两熟了,能用上水的则种小麦、水稻,旱田则是小麦、夏玉米或夏大豆。

因此,现在的田野里,再也见不到闲置的垡子地了。到了冬天,放眼望去,麦田无边无际,到处都是绿油油的,让人感到充满生机,再也不是旧时代那种干枯的、死气沉沉的景象了。

▲小麦

当然,“春耕”、“春种”这类词也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大家熟知的《九九歌》最后两句是“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大家熟知的古诗句有“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都是过去的那个时代的写照。在那个延续数千年的旧的耕作制度下,每到春天,田野里到处可以看到耕牛拉着木犁将沉睡一冬天的田地翻成滚滚波浪,到处可以听到悠扬的、让人心醉的牛歌,到处可以看到忙着下种的农人,而今天的春天的田野,除了遍地绿色的麦苗在伸展着腰肢,到处静悄悄的,看不到*牛,看不到犁耙,也看不到播种的人了。

▲春耕

如今的种植还有不少新的事物,比如蔬菜大棚,温室种植,到处都可以见到,是历史上从没有过的。这种方式改变了几千年以季节为时限的历史,做到了一年到头,什么时候都能种,什么蔬菜都能栽,从而消灭了蔬菜的淡季和旺季的区别,即使是冰雪盖地的大冬天,各种蔬菜也照样能吃到。相信这种种植方式一定大有前途,一定会得到更大发展。另外,各种果园的出现也是本地的一大特色。如苹果、桃、葡萄等,都是几十亩地连成片,并采用科学栽培的方法,收益极好,这都是近些年来出现的新事物、新景象。

▲温室大棚

新的耕作制度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如小麦,解放初,亩产不过百斤,而现在,一般则亩产千斤左右;大豆,旧时也不过百斤,现在有的已达四百多斤;水稻亩产都在千斤以上。这样,现在的田地每亩年产一吨粮已是轻而易举的事。这对改善人民的生活起到了多大的作用啊。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在旧时的耕作制度下,粮食的种类比较丰富,如三麦(小麦、大麦、元麦)、玉米、大豆、高粱、谷子、穄(jì)子、黍子、绿豆、豌豆、小豆、扁豆等等,而今天,高粱、谷子、穄子、黍子、豌豆、小豆之类的“小粮食”几乎被淘汰净尽,只剩下小麦、水稻、玉米、大豆之类。“五谷杂粮”一词已渐渐远离我们的生活,这种现象是否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似乎应该由专家们作出判断。

二耕作过程

农民种庄稼,几千年来形成了一整套系统有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个环节紧紧相扣,只要不失时机,基本上就会有收获。这些环节主要是:施肥——整地——播种——管理——收割——脱粒。即使是今天,种庄稼仍然离不开这些环节。但是六十年来,这些环节的具体操作方式可以说已经面目全非了。

(一)施肥

这里说的施肥主要指施底肥,老百姓叫“上粪”或“上底粪”,是播种之前耕作土地时播撒的肥料。施肥的另一种情况则是在庄稼生长期间追施肥料,叫追肥。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这都说明农民早就认识到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

▲撒粪

但是在千百年的种植历史中,农民所施的肥料都是有机的农家肥,而无机的化肥是解放后才有的,全面、普遍地使用化肥也是在年代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

我们还是先说说农家肥。

所谓农家肥又包括两种,一是人和动物的粪便,二是用植物的秸秆沤制的肥料。两者之中以粪便的价值最高,老百姓称之为“大粪”。农民对大粪十分重视,因而会“过日子”、会种庄稼的人总要千方百计建造自家的小厕所——也叫“茅房”或“茅子”——或者在自家的院子之内,或者在院外的大路旁边。一方面是为了方便,更重要的则是为了“攒粪”——有效地保存粪便。现在,农家的茅厕已多为砖砌的,比较宽大结实。而旧时的茅厕好一些的是用泥砌的,大多数则是用植物的秸秆夹成的,有的只是勉强能挡住人,简陋到了极点。

▲土厕所

人和动物的粪便从总体上来说总是有一定限度的,就是说,它既不能人为的制造,也不能随着人的意愿而增加,农民的工作只能是尽可能地收拢起来,想尽一切方法让它充分发挥作用。除了上述以茅厕作为积攒的方法之外,另一个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拾粪”,也叫“拾大粪”。旧时的乡野间,人和动物总处在无序的流动之中,因而也会有大量的粪便散落在许多角落。因此,收集这些粪便成了农民们重要的活计之一。那时候,农民们不分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有一副拾大粪的工具——粪杈子和粪扒子。

▲粪杈子和粪扒子

粪杈子是一种柳条编的盛具,敞口,能挎在肩上放在背后,一杈头粪约有二三十斤;粪扒子是带有木把的拾具,底头为铁质铲状,能很容易地将地面上的物体钩起来。农民只要出门,总要背上粪杈子,准备随时将遇到的大粪收集起来。旧时的农村中,到处可以见到挎着杈子蹓跶的农民,他们专找僻静些的角落寻寻觅觅。俗语说,会拾大粪的能闻到大粪香,虽然幽默,也十分有道理。集体化时期,生产队常常派出大量男劳动力,专门出外拾大粪。比如,派上一帮人到徐州城区周围拾粪,在*河沿上搭个庵子作为临时居住点,派有专人为他们做饭,隔段时间就派专车去把大粪拉回来,报酬是开给他们一定的工分。

拾大粪也得讲经验和技巧,我当年就惹过许多笑话。文化大革命时,我失了学,回家参加生产队劳动,一开始也被生产队安排拾大粪。我们说,干什么活都能多个人一起干,就是拾大粪不能结伙,只能单独行动。我没有经验,只会背着粪杈子沿着大路跑,你想,有几个人会在大路上解大便的?你不是白跑吗?结果跑一天也没拾一点。再由于眼睛近视,常常看到地头上黑乎乎的一堆,满以为是一堆大粪,心里还高兴得不得了,可用粪扒子一搂,不是砖头块,就是一堆干枯的玉米花缨子。后来,我慢慢有了经验,也摸到了一些规律。比如夏天,上午放工之后,就要到离社员干活的田地近些的玉米地或小河沟里去寻找;有霜或有雪的时候,要天亮前就起床在村子里寻找,只要发现白霜或白雪上有黑块,那十有八九就是一堆狗粪;村头打麦场的麦穰垛之间,村中的柴火垛旁边也都是容易有收获的地方。以上说这么多无非是为了证明农民为了得到大粪要花费多么大的力气。

▲粪堆

可是,这样得到的大粪还是不能直接上到地里的,还要有一个加工的过程,这个过程叫“闷大粪”,即把生粪变成熟粪。这就要首先把大粪摊开晒干,再堆成堆,粪堆的外面再用稀泥糊起来。过几天以后,粪堆内部就会发热,扒开来,会冒起腾腾的热气,还会长有白色的霉醭。这时要用抓钩和铁锨把成块的粪便一一捣碎,翻腾一遍,这个工作叫“倒粪”。这样整过的粪才能使用,没有闷过、倒过的生大粪是不能使用的。生大粪用到地里易生虫,也难以为作物吸收。条件较好的往往还会乘机把打碎的豆饼掺进大粪中“闷”,既加大了粪肥的数量,又提高了粪肥的质量。在粪肥缺乏的年代,为了充分发挥这种肥料的效力,人们常常在播种前先把这种肥料过筛,再用耩子耩下去,这种方式叫“耩粪耧”。

▲运积肥

再说说用植物秸秆、枝叶沤制的肥料,这种肥料叫土杂肥。土杂肥虽然远不如大粪的肥力,但却是极为重要的肥源,操作起来也较方便。把各种有机物的垃圾堆在一起,加上水,不长时间就能沤制成功。特别是夏季气温高的时候,更是人们制造土杂肥的极好机会。记得年代,公社、大队等主管部门,把大造积肥当作硬任务来抓,进行评比竞赛。各个生产队挖空心思大搞堆肥。他们发动社员到田间挖野草,按斤记工分,将收来的野草丢进水塘里,再一层层地加土覆盖,待沤得发黑后再扒上来堆成大堆。这样做还达不到上级要求的数量,就扒掉生产队用来喂牲口的麦穰垛当作造肥的料子,而用土则是在平地上起坑。就这样一层麦穰加一层土,再加水,层层堆上去。待到麦穰快用完了,就只好造假,像包皮馍似的只在大堆的边缘放点麦草,中间全是生土。各个生产队的肥堆都像小山似的,但用到地里却起不到多大作用,因为它仍然只是土,而生产队新挖的水塘却增加了不少。

▲水中杂草

为了解决堆肥的原料问题,不少生产队派人到微山湖里去捞蘘(音nǎnɡ)。蘘是水中的野草,微山湖中极多。许多生产队为此特备了小船,供捞蘘的人用,还派人每天用平车往回拉。用蘘造出的肥料肥效较高。

另外,牛圈、羊圈、猪圈里,不断地投进杂草、垃圾,与这些牲畜的粪便搅和在一起,沤制成的肥料质量也很好,卖给生产队,分值也很高。

生产队每隔几天就向社员家收一次粪,也叫“起粪”。无论是厕所,还是猪羊圈,还是恶水坑,还是土杂肥堆,全部给你清理一遍,按不同的种类开给不同的工分,然后,拉到生产队粪场的大堆上去。

俗话说:“家土换野土,一亩赶二亩。”生产队还要每年几次地把社员家的地面挖去一层,屋里屋外,过道院子,都不放过。如果土质发黑,更被认为是上等的肥料。

由上可知,为了获得肥料,人们曾经付出了多么艰辛的劳动。但效果总是不好,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想来,道理也很简单:要沤制肥料就少不了有机物,而有机物是田间长出来的,那时田间的有机物统统加起来也少得可怜,你即使用上再多的土又有什么用?而中国千百年来的农业生产就是靠这农家肥支撑的。正因为肥料的不足,过去的富人才要花钱买粪;正因为肥料缺乏,过去的田间才有大量的垡子地闲置。肥料不足正是制约粮食产量的一大关键,而这一关键的解决还是在化肥的使用之后。

让我们再说说化肥的使用吧。

上文已经说过,本地农民使用化肥是在解放之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还不叫化肥,而叫肥田粉,大多数农民并不完全相信它能起到多大作用,也只是图稀罕,偶尔用一点。到了年代初期,生产队使用化肥的渐多起来,但用量却是受限制的,因为那时生产化肥的规模很小,都是由供销社按计划供应。那时的化肥主要是炭氨之类,用于给庄稼追肥。后来又有了日本产的尿素。由于盛尿素的袋子又轻又薄又结实,许多生产队的干部就争着用它做衣服穿,也使得这种化肥很受欢迎。

▲点化肥

生产队尝到了用化肥的甜头,又不能得到满足,于是出现了到化肥厂拉氨水的现象。有的生产队为了有效保存拉来的氨水,还专门筑砌了巨大的氨水池,直到今天,张庄镇田楼村还有一个这样的池子像古迹一样在路边保存着。整个七十年代直到改革开放初期,肥料的使用基本上处于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的格局。

▲七十年代的氨水池

分田到户以后,情况开始发生变化,每个农户都迫切希望把自己的田地种好,于是千方百计购买化肥,甚至为得到一张化肥票托关系、走门子,求老爷、拜奶奶。所好的是,化肥的生产量也迅速增加,不久就能满足了社会的需要。到后来甚至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卖化肥的个体户要开着车拉着化肥走村串巷给农民往家里送了。

化肥的使用给农作物大大地提供了必要的营养元素,提高了土壤的肥力,提高了作物的产量,使得过去千百年贫瘠的土地,白花花的盐碱地都变成了良田,农民种地再也离不开化肥了。

然而我们发现,不少农民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不再重视农家肥的使用。在今天的农村中,我们几乎再也见不到有谁挎着杈子去拾大粪;也几乎见不到有谁利用夏天的高温积极地沤制肥料;村头、路边、沟渠上到处都是厚厚的杂草和树叶,也很少见到有谁拾去作为土杂肥的原料;种庄稼整地时,除了能见到家家都朝田间运送化肥,却很少能看到往田间运送农家肥的了。再举一个更具体的例子:年代我刚来到魏庙中学时,学校的厕所全由魏庙村某一生产队打扫。生产队为能得到学校这一巨大的肥料资源而十分高兴,除了打扫得十分认真外,每学期还要送给学校可观的报酬。但是今天,整个情况却发生了逆转,学校的厕所让谁白白地打扫都没有人乐意干,要干还得付给一定的工钱。这就足见现在的农家肥在农民心目中的地位了。

我认为,这不是好现象,化肥固然重要,农家肥也应该同样重要,两者结合起来使用才是正确的途径。据专家讲,如果抛弃了农家肥而单纯使用化肥,定会对土壤造成破坏。我认为农业科技工作者应该主动向农民做些科学知识的普及工作,努力改变这种现象。

(“耕作”篇章共细分为三部分,

本篇为三部分中的第一部分(3-1)-敬请期待后篇。)

关于“乡野史话”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