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鳖虫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湖北宜昌做强做大宜昌粮仓 [复制链接]

1#
北京医治青春痘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743214.html

三峡新媒体讯仓廪实,天下安。“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年9月,国有独资粮食企业宜昌粮食集团正式组建,下设宜昌市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宜昌市*粮供应有限公司、宜昌市油脂储备库有限公司、湖北荆楚粮油宜昌有限公司、宜昌早安香市场管理有限公司等5个子公司。聚焦改制改革,宜昌粮食集团构建了集粮油收购、储备、加工、物流、贸易以及资产运营、菜市场管理于一体的“产购储加销”五位一体全产业链经营体系。

两年来,在市委、市*府的正确领导下,宜昌粮食集团以“聚焦粮食储备,保障粮食安全”为根本,以“抓管理、补短板、壮筋骨、谋发展”为中心,大力拓展粮油产业、应急保供、资产运营、菜市场经营等多元业务,积极谋划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当好维护宜昌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在年初全省粮食工作会议上,宜昌粮食集团作为全省唯一的企业代表作了《倾力服务社会彰显国企担当》的典型发言,进行了经验交流。

秋粮收购助农增收

延伸粮食产业链

10月13日,当阳淯溪镇,宜昌市储备粮管理公司淯溪分库院内,10多辆卖粮车有序排队,扦样、质检、过磅、卸粮、结算……

淯溪镇联合村粮食经纪人尚志强来到门卫登记室,填写车辆信息后,轻轻刷下身份证,工作人员把制成的一张银行卡大小的卡片递给他。

车辆、粮主、卖粮环节的各项数据等信息都存储在这张卡片里。“这张卡让农民卖粮更安全快捷。”宜昌市储备粮管理公司业务副经理王泽峰介绍,这是粮食收购中使用的一卡通系统,用信息化手段来强化粮食收购管理。

以往农民卖粮检斤的各项数据需要检验员逐项填写,很麻烦。如今利用电子化传输,非常省事。这张卡片还可避免一些粮库检验员违规更改粮食等级等现象,从技术上防范粮食收购环节压级压价和“人情粮”的出现。

尚志强来到检斤室,将卡交给工作人员后,旁边的自动扦样机抓取粮食样品开始质检。不一会,含有等级、品种、容重、杂质、水分、不完善粒等各项指标的数据就会自动传输到卡片里。

“以前每个环节都得拿纸票,现在一卡在手卖粮无忧。从扦样到结算付款,只需一个小时,‘一站式’卖粮真方便快捷。”尚志强说。

在推进粮食收购的同时,宜昌粮食集团积极发展订单农业,推进粮食产业化,实现优粮优产,优粮优购,带动农民持续增收。

宜昌市储备粮管理公司从多种水稻品种里精选出6种优良品种,“一村一品”整村式推进订单种植。

“好种子产好粮。种优质稻品种,这条路走对了。”当阳市河溶镇官当村农场主杨卫平说:“今年我种的是宜昌市储备粮管理公司推荐的优质稻鄂香2号,每亩比普通杂交水稻少产斤,但品质提高了、价格贵了,一亩地可以多卖元。”

农户种植优质稻,每亩地可获种子补贴30元,化肥补贴30斤,还有免费的技术培训送到田间地头。“拿着订单种粮,心里不慌。”杨卫平已连续3年种优质稻,从最初的37亩发展到如今的亩。“好粮不愁卖,加工企业早早就下了订单。”

去年,宜昌市储备粮管理公司在当阳签订优质稻收购订单3万亩,带动种植户增收万元,实现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和稳定优质粮源的双赢目标。

提品质,创品牌。宜昌粮食集团的“榭花桥”“沁农”“三峡明珠”“鄂花”等一系列粮油品牌叫响市场。其中榭花桥大米荣获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获评荆楚好粮油产品。

科技支撑智慧储粮

守住管好“宜昌粮仓”

随着居民消费的升级,老百姓对粮食的要求从“吃得饱”“吃得好”发展到“吃得健康”。宜昌粮食集团依靠科技推动粮食储存从数量安全向质量安全拓展。

走进宜昌市储备粮管理公司淯溪分库,标准化的粮库白墙蓝顶,整齐敦实,共有9栋平房仓。粮仓旁,配建有管理用房、机械库、烘干中心、加工车间等,相关机械设备一应俱全。

登扶梯而上,进入2号准低温粮仓,淡淡的稻香沁人心脾。年收购的多吨稻谷,在这里住着空调房。储存一年多品质依旧如新,背后是多项绿色储粮科技的支撑。

“我们要求管理好每一粒粮食。”宜昌市储备粮管理公司副总经理李*介绍,本仓采用多位一体立体控温技术,全方位阻隔外界气温影响的所有途径,控制粮堆温度在18度以下,延缓粮食陈化速度,减少虫害发生,实现“低成本、低损耗、低污染、高品质、高营养、高效益”的优粮优储目标。

据介绍,粮仓内安装的是具有防腐蚀防熏蒸保护结构的专用空调,屋面配备了喷淋降温,四周则采用泡沫隔热。同时,每栋粮仓内安装数百个测温感温点,温度一旦出现异常,工作人员将及时取样分析,并采取有效处置措施。

“每一粒粮食都是一个生命体,储存一定时间就要推陈储新,用行话讲就是‘轮换’。轮换因地域、品种而不同,具体到宜昌,稻谷是2至3年轮换一次。”李*说。

近年来,宜昌粮食集团积极开展加工轮换销售,优化粮食储备规模结构。粮油轮换计划完成率%,实现了*策性粮油储备质量合格率%、*粮供应服务满意率、质量合格率%,市级储备粮轮换交易平台交易率%。

随后,记者来到公司信息化中心,大屏幕上显示着每个库的实时监控信息以及库里粮食的各项数据,就连仓内一颗颗稻谷粒的温度、湿度等状态都一清二楚,这有赖于智能化粮库仓储管理平台。

“其中智能仓储模块包括粮情检测及环境检测两项功能。粮情检测可随时掌握粮食温度和仓内温湿度情况,环境检测相当于小型气象站,可以精确获取本地环境温湿度变化。两者结合,我们能及时进行判断及操作,实现粮食智能通风,合理控制粮情。”李*告诉记者。

智能化粮库仓储管理平台还可查看出入库车辆所载粮食的品种、性质、等级、重量等情况,在粮食轮换期间,可使工作效率提高80-%。

守住管好“宜昌粮仓”。宜昌粮食集团先后投入近0多万元对仓库设备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提升科学保粮水平。目前,该集团承储各级储备粮油数万吨,真正做到管得好、调得出、用得上,确保粮食储备安全。

完善应急保障体系

守住粮食安全底线

“为确保我市粮食安全,市发改委(市粮食局)一方面对宜昌粮食集团强监管、严要求,另一方面积极协调做好市级储备粮增储吨和协助宜昌粮食集团加大粮食应急保障项目争取力度。”市发改委*组成员、总经济师*毅介绍,推动宜昌粮食集团深度融合并完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国有粮食企业在区域应急保障工作的主力*和主渠道作用。

平时储得好、管得住,关键时候调得快、用得上。年疫情期间,宜昌粮食集团作为宜昌第一家复工生产的粮油储备和加工企业,担当战“疫”急先锋,全力保供应稳民生。按计划轮换出库10多吨市级储备稻谷投放市场,加工采购多吨大米、食用油、面粉等配送到商超社区,为8个县市区定购调运吨大米补齐成品粮应急储备,为驻宜部队供应粮油及其他生活物资达多批次,产销对接平价销售各类时令蔬菜20万公斤。宜昌粮食集团防疫保供工作受到市委、市*府及市防疫指挥部等通报表彰,并荣获“湖北省粮食系统抗疫先进集体”称号。

走进宜昌*民融合*粮区域配送中心,一辆辆小货车停靠仓库门口。在配送仓,工人开着叉车将大米、瓜子、水果等商品从7米多高的货架上取下,进行分拣后运往宜昌北山超市的多个网点。

宜昌*民融合*粮区域配送中心项目占地约60亩,总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涵盖配送仓、物资仓、冷链库、综合楼、一站式服务中心及信息化建设等。该项目是湖北省正在建设实施的“一基地四中心”*粮项目之一,也是首家建成投入使用的项目。年12月,项目开工建设,今年7月竣工投入使用。

“今年8月,宜昌北山商业连锁有限责任公司配送中心正式入驻,租用了平方米仓库。”宜昌市*粮供应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田*介绍,日常每天供应粮油蔬菜水果副食及肉蛋禽奶等达多吨。宜昌*民融合*粮区域配送中心融合了*粮供应、应急供应、成品粮储备、放心粮油和主食产业化“五位一体”,将成为*民生活物资“平时供应、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区域配送中心。

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工程车辆来往穿梭,工人们紧张作业……紧挨着宜昌*民融合*粮区域配送中心,鄂西南应急物资保障中心项目正如火如荼建设中,催人奋进的气息扑面而来。

作为省、市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之一,鄂西南应急物资保障中心占地58.2亩,总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项目包括医疗物资库、应急物资库、应急物流库、应急指挥中心以及信息管理系统等。

“目前应急物资库主体结构已封顶,余下单体正在紧锣密鼓抢抓工期,今年底剩余单体将陆续封顶,预计明年5月可全部完工投入运营。”宜昌粮食集团产业发展部部长杨懋说。项目建成后,宜昌市级医疗及其他应急物资储备能力将明显提升,同时也将显著增强恩施、荆州、荆门等区域性医疗及其他应急物资保障供应能力。

10月,位于夷陵区鸦鹊岭镇的粮食应急储备保障中心补短板项目建成投入使用。改建了成品粮低温仓库,新建了一座产能为吨/日处理稻谷的加工厂及配套设施。如今,粮食应急储备保障中心实现日处理稻谷吨(日产大米吨),低温成品粮仓容达到吨,粮食应急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市国资委*委委员、副主任,宜昌粮食集团*委书记陈冠初介绍,组建宜昌粮食集团以“聚焦粮食储备,保障粮食安全”为根本,以“改革做强粮农核心主业,提升发展质效”为核心,以“改革引领发展,创新体制机制”为关键。

两年来,市国资委推动宜昌粮食集团大胆改革重组,落实我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截至年6月底,宜昌粮食集团资产规模达到8.7亿元,比组建之初增长28.5%。截至年底,集团粮油贸易和加工量增加50%,营业收入增长15%,企业净利润减亏增盈万元。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面向“十四五”,宜昌粮食集团将瞄准成为本土第一、省内领先、全国知名的区域性粮农龙头企业,争创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目标,闯峡口、扬激流、育沃野,奔向更加壮阔的新航程。

湖北、宜昌、新媒体、摄影(通讯员:任伟、摄影:王昌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