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鳖虫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冠变异毒株ldquo奥密克戎rd [复制链接]

1#
三连一下,了解更多精彩内容!病*不断变异,如何自我防护?

中医讲究的是辨证论治,对境外输入的奥密克戎病例,我们要根据中医几千年的疫病理论,抓住疾病的核心病机、症候演变规律,结合发病季节、地域、人的体质特点进行辨症论治。

临床发现,变异*株的感染者发热比例超过80%,主要以:高热、恶寒、头痛、咽干、乏力、腹胀以及食欲不振等症状。重症的感染者会出现气喘、低氧等急性虚损症状。

如何避免出院新冠患者再次复燃,中医的做法不得不赞。国内的做法是新新冠患者治愈出院后,在康复阶段中医药也是全程介入的。不管是对心理危机的干预以及新冠肺炎后期肺功能、躯体机能康复等,中医药都有着非常好的效果。

国家卫生健康委、民*部、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也曾共同印发《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主要功能障碍康复治疗方案》对基础方剂及服用方法、中医适宜技术等进行规范,并根据不同证型推荐相应的方药。比如,当表现为乏力、气短、咳嗽、胸闷、心悸、失眠、纳差、呕恶等时:

推荐基础方剂:*芪15g、*参15g、炒白术15g、南北沙参各9g、麦冬15g、陈皮15g、茯苓15g、法半夏9g、知母12g、丹参15g、浙贝母15g、赤芍15g、桔梗9g、防风9g、甘草6g、炒三仙各9g、山药15g。服法:每日1剂,水煎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

正虚邪恋证:发热已退,口苦,咽干,胸胁苦满,烦躁,焦虑,眠差,咳嗽,或有*痰,恶心纳差。舌红,苔白腻或*腻,脉濡数或弦数。

推荐处方:柴胡9g、*芩15g、桂枝9g、赤芍15g、白芍15g、炙甘草6g、煅龙骨15g(先煎)、煅牡蛎15g(先煎)、西洋参9g、北沙参15g、清半夏9g、陈皮9g、六神曲9g、茯苓15g。服法:每日1剂,水煎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

痰瘀阻络证:胸闷,胸痛,动则气短,乏力,咳嗽。舌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涩弱。适用于重型、危重型恢复期患者,肺功能损伤或肺部CT有纤维化表现。

推荐处方:*芪15g、*参9g、麸炒白术9g、南沙参9g、北沙参9g、麦冬15g、陈皮9g、茯苓15g、法半夏6g、丹参9g、浙贝母3g、水蛭3g、土鳖虫3g、甘草6g、炒山楂3g、炒六神曲3g、炒麦芽3g、山药9g。服法:每日1剂,水煎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

通过新冠疫情,我们看到,中医讲究“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和“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看似简单,实则大智慧。

日常防护中,几个中医防疫小妙招,送给大家!为了家人和自己,赶紧收藏!

艾灸

古人重视艾灸防疫。

古人已经认识到,艾灸的作用甚大,能“壮固根蒂,保护形躯,熏蒸本原,却除百病,蠲五脏之痛患,保一身之康宁。”所以古人非常重视趁未病时艾灸,以避免感染疫*。预防永远大于治疗,今人知道,古人也知道。

比如,唐代大医孙思邈提出:“凡人吴蜀地游宦,体上常须两三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气不能著人也。”这是用灸法来预防瘟疫感染。

《扁鹊心书》里讲道:“保命之法,灼艾第一。”强调,艾灸能保命,不但可用于治疗,亦可用于预防。

对于平常人没有生病,也可以艾灸吗?当然可以。

扁鹊认为:“人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明确地说,不病之人可以施灸,灸能延寿。

此次疫*以湿为主,或兼热,或兼寒。若能灸足三里,使脾胃中焦气机健旺,湿浊得化,疫*自然不能伤人。古人的经验是,要令局部灸后脓水流离,则正气健旺,邪不能侵。

药囊

古人认为,疫*是一种偏性极重的邪气。可用药物的偏性来克制疫*的偏性。比如,可用药物悬挂或佩戴的方法,或悬挂于门户、帐前或佩戴于手臂、头顶,可以有效预防疫*感染。

民间曾有“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之说。佩戴香囊,虽是一种民俗,但也是一种预防瘟疫的方法。

同时现代研究发现,中药香囊的作用可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预防流感,防治疫*:中药香囊可以在预防普通感冒、甲型H7N9流感、手足口病等病*感染性疾病起到一定作用,可减少人们受污秽之气或*气的污染;

2.避秽化浊,清新空气;

3.吸汗、提神:“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芳香走窜,开窍提神;

4.驱蚊虫*蛇

烧烟

古人面临疫病时,不但有隔离、养正、服散等等方法,还有空气消*法。

古人是用中药烧烟给空气消*,这样可以干扰病*,祛*祛疫,调和环境,使人不病。

明代大医李时珍谓:“张仲景辟一切恶气,用苍术烧烟。陶隐居亦言术能除恶气,弭灾疹。故今病疫及岁旦,人家往往烧苍术以辟邪气。”

清代的《验方新编》有空气消*方,以“苍术末、红枣,共捣为丸如弹子大,不时烧之,可免时疫不染。”

古人重视用苍术烧烟避秽。苍术味道芳香,内可化湿浊之郁,外能散风湿之邪,烧烟亦有空气消*之功。

广西每年入春后会出现回南天,室内用苍术烧烟,既可祛湿,又可避秽,是个不错的方法。

《太病院秘藏膏丹丸散方剂》的“避瘟丹”,由乳香、降香、苍术、细辛、川芎、甘草、枣组成,谓:“此药烧之能令瘟疫不染,空房内烧之可避秽气。”

医院也有使用艾灸艾烟消*。

防邪气:勤通风,少聚集

中医认为,外感邪气主要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邪,对于传染性疾病可以统称为“时行疫*”,由人体正气亏虚时感受外邪而致病。“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防御外邪可通过哪些途径呢?

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如果房间内温度尚可,要定期通风换气,换气的消*效果要远远好于紫外线照射的消*效果;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戴口罩,勤洗手,避免感染;秋冬气候多变,注意加减衣服、避风寒。

扶正气:多锻炼,多补水

中医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可见扶助正气的重要性。针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医药领域提出了很多种扶助正气的方法,通过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来抵抗外邪。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慢跑以及打太极拳、八段锦等方法,可达到强健身体、气血流畅的效果。

多饮开水,均衡饮食。入秋后燥邪盛入,易耗伤人体津液,可加大白开水的饮用量。白开水会保持人体津液充足,每天8-10杯水,可以避免津液不足。

保持足够睡眠、调畅心情,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帝内经》记载:“秋三月,早卧早起,使志安宁,收敛神气……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秋收冬藏意为秋冬季节白短夜长,熬夜煎熬人体的精气神,会引起人体阴阳失调,抵抗力下降。

药物预防。按照中医“秋冬养阴”的原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一些经典名方,比如玉屏风散、肾气丸、龟龄集等,也可以用*芪、沙参、枸杞这些中药材健脾补肺固肾,提高免疫力。

说到补肺固肾、提高免疫力的经典名方,就不得不提以“养生国宝”龟龄集药粉入酒炼制而成的广誉远龟龄集酒,每日小饮一杯,温补肾阳,固肾健脾补肺,是养生抗疫的不二之选!

喜迎新年HAPPYNEWYEAR

春节回家为父母送什么?

送健康,送祝福,

送延年益寿龟龄集酒!

AUTUMN扫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