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不能治得好 http://m.39.net/pf/a_4784952.html编辑推荐语
四虫片是山医院的医院制剂,处方由国医大师尚德俊所创立,运用四种虫类药组方,是治疗消化系统肿瘤如胃癌的重要代表性方药。文章进一步分析其治疗胃癌的病机与优势。[摘要]四虫片为国医大师尚德俊教授所首创,系运用蜈蚣、全蝎、土鳖虫、地龙4种虫类药物组方治疗消化道肿瘤胃癌的重要代表方药,在临床广泛应用。基于胃癌血瘀-癌*的病机理论,探讨四虫片的方药组成及组方各药物的现代药理作用,分析四虫片在胃癌治疗中的优势,展望四虫片治疗胃癌的研究方向。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发病和死亡例数分别占全球胃癌发病和死亡的42.6%和45.0%,目前治疗以手术和化疗为主,手术是根治的唯一方法,然而由于早期诊断率较低,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导致转移率、复发率和病死率都处于较高的水平,预后相对较差。四虫片以虫类药物组方,是由国医大师尚德俊融汇贯通中、西医学理论的基础上所创,一直作为山医院的医院制剂在临床广泛应用。本文主要探讨四虫片在胃癌治疗中的优势并展望四虫片治疗胃癌的研究方向,以期对胃癌治疗及研究有所裨益。
1胃癌之血瘀-癌*病机理论
胃癌在古代文献中无确切病名,多依据症状的不同,将其归属于胃脘痛、伏梁、反胃、噎膈的范畴,如《素问·腹中论》曰:“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病名曰伏梁……裹大脓血,居肠胃之外,不可治,治之每切,按之致死……此下则因阴,必下脓血,上则迫胃脘,生鬲,侠胃脘内痈”。而“伏梁”之名也表明疾病多由瘀阻成积、根结日深而成,体现胃癌坚硬顽固的难治性,这也符合胃癌“以正气亏虚为本,局部气滞、血瘀、癌*互结成积为标”的病机理论体系。其中血瘀是胃癌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往往在癌前病变或胃癌早期,由于长期正气虚损,邪实渐生,阻滞气血运行,致瘀血内停,并同其他病理产物相互胶结,聚而成块,结滞难化,坚硬如石,久之成癌,癌*深入络脉,致脉络进一步损伤、瘀阻,患者常伴有胃脘刺痛、腹部肿块、出血色暗等症状体征。如唐容川《血证论》中曰:“瘀血在脏腑经络之间,结为癥瘕”,血瘀相关证型也是胃癌最常见证型之一。叶天士曾指出“久病入络”与“久病必有瘀”,也说明血瘀伴随着胃癌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古人云:“*邪者,邪之甚也”。“癌*”属*邪之一,是近年来在传承国医大师周仲瑛癌*学术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学说,即癌*是在内外邪气的作用下,引发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衡,进而产生多种对人体有明显伤害性的特异性致病因子,如痰*、瘀*、湿*、热*等,具有峻烈性、顽固性、损正性及流窜性等多种特性,既是致病因素,又是病理产物。“邪气留止,积聚乃成”,胃癌患者体内的癌*多与相关非特异性致病因素杂合而为病,即*必附邪,邪盛生*,*因邪而异性,邪因*而鸱张,以瘀为依附而成形,血瘀可转化为癌*,为癌*滋生提供有利的内环境,癌*生成后阻滞气血,进一步酿生血瘀,癌*与血瘀相互胶结,相互影响,相互转换,导致胃癌的进一步发展。
2四虫片组方分析
四虫片由蜈蚣、全蝎、土鳖虫、地龙四味虫类药物按等比例配制,研磨成细粉,加入蔗糖糖浆等赋形剂制备而成。组方中各药味功效与药理作用简要分析如下。蜈蚣味辛,性温,有*,归肝经,具有辛温走窜、通络止痛、攻*散结的功效,故历代医家多推崇其用来治疗*邪结聚的陈疴顽疾。孙满强等总结胡凯文经验认为,晚期肿瘤瘀*较深,其邪非攻不可,将蜈蚣用于晚期肺癌的联合治疗,结果患者总生存期显著增加。全蝎味辛,性平,有小*,主归肝经,因其解*散结作用显著,常作为抗肿瘤成药中的主要成分,如复方全蝎胶囊在荷瘤小鼠实验中显示出明显的抗肿瘤和增强免疫作用。土鳖虫味咸,性寒,入肝经,有小*,有破血逐瘀、消肿止痛之功效。古代文献早已有土鳖虫治疗肿瘤的相关论述,如《外台秘要》载其“治癥瘕及主鼓胀满”。由于其破而不峻、能行能和的特点,虚者亦可用之。国医大师朱良春在治疗肿瘤等癥积顽症方面,常在补气基础上加善于攻坚破积的土鳖虫。地龙味咸,性寒,主归肝、胃经,具有活血化瘀、通络凉血的功效。郭建等研究显示,给荷瘤小鼠灌服从新鲜地龙中提取的活性蛋白,可抑制肿瘤的生长,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期,提高存活率,并通过促进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增强B细胞反应、增强造血功能等,增强了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
3四虫片治疗胃癌的优势分析
“以*攻*”是中医理论的常用治法,指用*药、峻烈药治病,而对于胃癌这一沉疴痼疾,有时植物类化瘀散结药物药效较弱,难以奏效。虫类药物因其性峻猛烈,化瘀攻*作用较一般药物强。《本草问答》中曰:“动物之攻利,尤甚于植物,以其动物之本性能行,而又具有攻性。”合理应用动物药能破血消癥、攻*散结、通络止痛,从而改善病灶周围的气血运行,促进抗癌药物的渗透,使肿瘤软化、消散,缓解症状,控制发展,也是治疗胃癌的常用中药。四虫片是集中运用虫类药物的代表成方,在治疗胃癌方面具有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1辨证论治,疗病减症
胃癌患者多表现为胃脘痛,病位固定不移,夜间痛甚,舌质紫暗,舌体瘀斑瘀点,舌下脉络显露,故基于血瘀-癌*病机确立以化瘀通络、攻*散结、活血止痛的治则,给予四虫片口服。组方四药等份磨粉,未依经方的君臣佐使理论来组织,而是相须相使,相辅为用,以达消散癌*及瘀血的目的。化疗药物或癌*损伤脾胃,致脾胃升降失常,气逆而上,则恶心呕吐,癌*停聚日久则化热而成阴火,阴火独亢,瘀血内生,进一步阻滞气机升降,引发恶心呕吐。针对化疗这一不良反应,四虫片在消散癌*及瘀血的同时,使瘀祛新生,气血畅行,阴液得复,胃的受纳和腐熟水谷的功能得以恢复,饮食增加,抗病能力增强,从而减少化疗的不良反应。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化源不继,生血物质减少,引起患者贫血、白细胞降低等,四虫片通过改善骨髓微环境,加速其造血物质的新陈代谢,调整机体免疫力等以增强机体的造血功能,防治血细胞降低。癌痛多是实证疼痛,由气滞、血瘀、癌*等引起脉络闭阻,瘀塞不通而致痛,四虫片化瘀通络、攻*散结以消散癌*、瘀血,调畅气机,脉络疏通,同时能通过上调疼痛阈值以减轻癌痛,改善患者的临床不适,延长生存时间,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3.2药理多效,抑癌扶正
四虫片中四味虫药各具有一定的抗肿瘤功效,能够有效截断癌细胞的增殖,调整患者“肿瘤内环境”,改善体质。如药理研究证实,蜈蚣提取物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凋亡及抑制血管生成、增强免疫等多环节发挥抗肿瘤作用,还可镇痛,减轻化疗不良反应。全蝎的主要成分蝎*具有显著的抗肿瘤、镇痛及抗惊厥等作用,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及DNA合成,还能干扰癌细胞的黏附穿膜及降解基底膜能力,降低肿瘤转移等。地龙提取物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可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基础上,抑制肿瘤生长、促进细胞凋亡、抗氧化、改善血液高凝状态等,并能改善机体的造血功能,减轻化疗不良反应,在多项体内外试验中均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效应。土鳖虫提取物有溶解静脉血栓、抗凝血、抗氧化、抗凝血酶活性等作用,可在无纤维蛋白存在的条件下激活人血纤溶酶原,发挥抗凝作用,其所含多肽还能促进胸腺和脾脏发育,并保护胸腺和脾脏,提高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及血清IL-2含量,进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发挥抗肿瘤效应。综合虫药功效及现代药理研究,四味虫药配伍,药性方面相互制约,药效方面相互协同,针对胃癌的治疗,四味虫药合用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及肿瘤血管生成、减轻癌痛及化疗不良反应、增强机体免疫等作用,这些作用也是四味虫类药物化瘀通络、攻*散结、活血止痛功效的体现。
3.3*副作用小,全程治疗
基于胃癌的“血瘀-癌*”基本病机,治以“化瘀通络、攻*散结”,遵法施用成药四虫片,对于胃癌术后患者,可进一步化瘀通络,攻*散结,减少术后的复发或转移;对于术后化疗患者,能发挥增效减*的作用;对于失去手术机会的患者,西医没有成熟的针对病理改变的靶点药物,四虫片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肿瘤生长,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且*副作用小,适合长期治疗。尤其对于癌痛的治疗,作用迅速,止痛时间长,且无依赖性、成瘾性及戒断性等缺点。同时还能结合胃癌患者的整体病情,辨证论治,根据具体证候施加其他药物,对于胃癌这种沉疴痼疾,辨证与辨病的综合治疗是保证临床疗效的前提,也是中西医结合道路中的探索与创新,可最大限度发挥四虫片治疗胃癌的优势。
4从瘀*论治胃癌的文献研究及四虫片的相关研究展望
观之临床,从瘀*论治胃癌已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其疗效的反馈亦被证实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方向和重要环节,如樊江丽等观察运用胃复方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脾虚瘀*型胃癌患者30例,结果显示胃复方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其认为胃癌晚期当以“缓治其本”为首要原则,用药应在扶正基础上加以祛邪之品,使脾气得以健运,瘀*得以消散,标本兼顾,临床疗效肯定。郭仁清从痰*瘀辨治胃癌,治以抗癌解*配合化痰软坚、消瘀散结为主,能较好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近年来,关于胃癌从瘀*论治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已全面开展,如王晓杰等观察膈下逐瘀汤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D-二聚体、凝血因子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膈下逐瘀汤能改善机体凝血功能,减轻化疗不良反应,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刘伟等在癌*病机理论指导下运用消癌汤治疗胃癌术后患者,并观察免疫指标IgA、IgG、IgM、CD3+及CD4+等,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免疫指标方面均显著优于未服用消癌汤的对照组。其他分子机制还有从瘀*论治对机体转化生长因子β1、VEGF、bEGF、胃泌素、p53、Ki67、APC蛋白等多种细胞因子或蛋白的影响,因而可推测,四虫片可能对胃癌患者免疫指标或细胞因子水平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目前研究发现,中药的作用是多靶点的,这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但探索中药的多治疗靶点难度较高,阻碍了相关基础研究的开展。而对于四虫片的研究要围绕胃癌的生理病理特点,可从四虫片对胃分泌功能、肠激素含量、氧化应激及细胞因子水平、相关信号通路、抑癌基因表达差异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探究,同时结合基础免疫方面的研究,才能系统全面的诠释四虫片的多靶点作用机制,充分显示其治疗胃癌的优势。综上,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始终伴随着血瘀-癌*的病机,尤其中晚期患者瘀*较深,其邪非攻不可。四虫片是虫类成药,针对胃癌的病机发挥化瘀通络、攻*散结、活血止痛的功效,临床应用取得满意疗效,将来可进一步研究四虫片多靶点、多效应的作用机制,并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阐明其治疗胃癌的机制。编者按:该文刊载于《山东中医杂志》年第8期责任编辑:丁兆平
1
本文所用某些图片(或二改前原图)来自网络,若有疑似侵权行为,请确认后与我们联系,届时将予以删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