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鳖虫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圆梦12 [复制链接]

1#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跳槽,步子迈的有点大。因为就是这次跳槽,才会让后续一系列事情得以发生,这让自己整个人生轨迹都改变了。

D师兄来游说我时,我已经告诉过他我出国留学的事情了,同时我也告诉了他,我之所以还出来工作,是因为我要拿雇主推荐信。但D的说辞很要命,他说你在农信工作无论是学到的东西还是得到的关照都肯定不如在我这里的多,既然你打算一年后要走,那干嘛不找一家好公司,充分利用好你这一年的时间?而且到时你找老板写雇主推荐信,我这边一定没有任何问题,我知道你的能力在哪里,结合你在我这里的工作经验,我给你的推荐信一定可以很有说服力。你也知道互联网公司的发展前景,你要相信我的眼光,如果我对公司没有信心的话,我怎么可能放弃研究所那份工作?如果你一年后还是觉得出国留学更好,那我肯定不会拦着你,我也会给你我所能提供的最大支持;如果一年后你看到国内的机会更好,那我当然欢迎你继续留在公司发展。

到了最后,他更是直接开出了月薪:不需要各种遮遮掩掩的福利补贴隐性收入,就是简单直接的给你一个数字。而且他还告诉我,这个只是基本工资,公司发展的很快,只能你的能力被公司看到了,到时拿到手的一定远远不止这个数。

话都说的这个份上了,再加上有了之前美国伯父关于大佬『错失上车Yahoo!机会』的故事,所以最终就被D说服了。

还记得和农信经理辞职时他一脸错愕不解的表情,估计他也没遇到过一个刚入职就表现优异但不满3个月就跳槽的应届毕业生。当他问及我辞职的原因时,我老老实实地告诉他,有个很要好的师兄找我去创业,我觉得趁自己还年轻,应该去闯一下。经理倒也爽快,大大方方就放人了。后来有同学告诉我,很快农信就找回了那个原先被我横刀夺爱抢去offer的候选人,毕竟农信开出的条件还是很具吸引力的。

去了新公司后,刚开始时还是一边工作一边备考(主要是背单词),但随着资本家的压榨逐步加剧以及随之而来工资的水涨船高(刚入职,3个月后,6个月后,9个月后),更重要的是亲眼见证着公司的极速发展,人数从最开始的不到10人(我是公司开发团队的第三号员工)一路发展到过百人,办公室越搬越高级(从刚开始时在研究所租的一个小房间,到后来搬到外经贸大厦租了两个大房,再到后来搬去高盛大厦租了一整层,甚至到了泡沫最大的时期,在北京和上海都开了分公司,在上海那个分公司甚至要去某个地标性大厦包租整个顶层,但后来竞争不过易趣网『eachnet』,最后不得不屈居其下,租了它下面的一层),福利越来越好(当时公司是包早午晚三餐的),我的初心就开始动摇了。

因为那段时间公司发展的太快了,原有的办公室已经坐不下那么多人(主要是开发人员),再加上为了配合公司的一系列市场发展计划,研发部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推出『6大系统』,所以公司决定把整个研发部调去从化(对,就是那个以温泉疗养出名的休闲胜地)搞封闭开发。

其实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这是我后来才知道的,就是为了避免让竞争对手从我们公司挖人。当时太多的资本涌进来互联网了,到处都是互联网创业公司,有了资本的撑腰,随随便便就可以开出应届毕业生三四千的工资。我自己就受到过这样的诱惑。

在我刚入职师兄D的公司时,我的月薪是。做了不到2个月,就有另外一位计算机系的大师兄(姑且称之为F,F比D还要高几届,所以称之为大师兄)找我跳槽,开出的工资是。这位大师兄F和我也有很多故事,等日后有机会专门开一个『我经历过的奇葩公司』系列,肯定会收录F师兄的故事。

当时F师兄已经知道我去了D师兄的公司,所以要从师弟公司挖人,这是很不厚道的做法,但F师兄还是这样做了。F师兄当然也知道这种做法很见不得光,所以他在电话里面强调,他只见我一个,如果我带其他人来,他马上走。

然后大家见面后,他就开门见山的说,你既然都来了,就知道我要说什么了。然后也没什么多余的话,直接开价钱,提条件,而且还掏出一本装订精美的册子,里面列出了他公司金主的背景,他要做的项目,还有目前他公司里面已经网罗到的牛人。这些牛人当中,有几个是我当年在大学研究所就认识的,那时大家在大学BBS(呵呵,暨大STI,华南木棉,逸仙时空,水木清华,这些名称背后都是满满的年少轻狂的回忆)上都有过交流,知道人家是什么段位。能拉到这一票牛人入伙,F师兄的确有狂的底气。

如果我不是已经加入了D师兄的公司,我真的会毫不犹豫地跟着F师兄一起走。

而且F师兄的胃口很大,他要的不仅是我一个,而是希望我把所有我能拉得动的人都带过去,有多少他要多少。这就不仅仅是釜底抽薪,简直是一锅端了。

F师兄的雷霆手段和道德底线可见一斑。

以D师兄公司当时的条件,其实和F师兄公司相比真的差的挺远。在公司投资方上,D师兄这边只是一个土鳖内地上市公司,而F师兄那边是一个美国+香港的著名财团;在人员水平上,D师兄这边最牛的也只是他自己,而F师兄那边的牛人可谓一只手数不过来(甚至F师兄本身就是一位技术大牛,所以说只有一位大牛才能拉得动另一位大牛);还有在薪金上,当时我在D师兄那里只是,但F师兄一开口就是。至于说什么日后公司发展如何有前途,在画大饼上,F师兄更是比D师兄水平高出一大截。

但最后我还是选择留在D师兄公司,并没有跟F师兄走。

为什么呢?

因为我不认同F的做法,我觉得就算去了F的公司,我也不会有什么好的发展(若干年后机缘巧合我真的去了F的公司,事实证明果然如此,这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我在赴F师兄的饭局前,就已经告诉了D师兄这件事。最后D师兄还是同意我去赴约,尽管他知道这对于他公司来说,这意味着什么。

要知道,D和F不但是同门师兄弟,而且他们一起在研究所工作了多年,甚至他们有一段时期还一起合租,他们之间的交情可是比我和他们任意一个的交情要深厚的多。当时F也试图拉D一起过去,但因为D在自己公司有干股(技术入股),所以D不可能走的。

但从朋友角度,D觉得如果我去F的公司,对我的发展可能会更好,所以他也没有用话术强留我,他把选择权留给了我。

所以比较之下,我觉得D比F更有人情味:D是真的拿我当朋友,真的会替我着想;而F只是把我当成一枚棋子。你细品,F连和他交情这么深厚的D的公司也不放过(甚至要把D公司的人一锅端走,F不是不知道,如果他真的这样做,那对D将意味着什么),那我和F的交情还远不如他和D的呢,谁知道他日后会怎么对我?

D拿我当朋友,我当然也不会辜负D。所以和F饭局后,我把所有的谈话内容都向D和盘托出,最后我问了他一句你怎么看?D考虑了一下,然后很诚恳地对我说,如果你从个人发展角度出发,你去F公司的话,那我尊重你的选择,我们日后还是朋友;但如果你把人都带去F那边,那我们日后就不可能做朋友了。

感谢D的真诚,最后关头,是他的真诚挽留了我。于是我就把我上面的考虑告诉了他,同时也给他吃了定心丸:我会把我的思考告诉我拉进公司的那几位同事,让他们不至于三心两意。事实证明,我这样做非常有效,那几位同事一直都没有离开公司,即使在公司最艰难的时候。最后他们随着公司被某大厂收购,一起去了某大厂,他们在事业上都有了非常好的发展。

写的这里,这一篇算是告一段落了。

最后回应一下开头说的『这次跳槽,让自己整个人生轨迹都改变了』的原因。

我现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