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好半季稻,壮秧产量高”,培育适龄壮秧是水稻优质高产的基础,当前正值水稻培育时期,各种植户要根据不同水稻的载体方式,选择相应的育秧技术,大力推广药剂浸种和药剂拌种,壮秧剂拌土,基质代替营养土,机械化流水线播种,室内暗化交苗,硬地摆盘炼苗,无纺布农膜覆盖,微喷灌控水等智能化,标准化,高效化集中育秧技术,提高秧苗素质和育秧效率。
一,选用优良品种,选择适宜本地气候条件及栽培条件,食味优良,产量潜力大,抗倒,抗病,抗逆性突出等综合性协调的优良品种。
二,明确不同育秧方式的壮秧标准
人工插秧一般秧龄30-35天,叶龄6叶左右,单拌带孽2至3个,根系发达,根毛多而白,叶片短而厚,叶色青绦,植株短壮老健,无病虫。
机播秧一般秧龄20-25天,叶龄4叶左右,苗高10-15厘米,苗挺叶绦,基部粗扁有弹性,秧苗整齐,无病虫害单株白根10条以上,根部盘结牢固,提起不散,盘根带土厚度2厘米左右,厚薄一致。
三,做好苗床培肥
①合理选择秧田:秧田应选择地址平坦,高爽,土壤肥沃,排灌方便靠近大田的水源的秧田,应尽量集中连片育秧
②秧田培肥:秧田培肥应选择在早期培肥和临时培肥,早期培肥应在冬春时间耕翻施肥,对冬春为培肥或肥量不足的秧田,可进行临时培肥,在落冬前使用育秧专用肥,在播种前1-2天按产品标准使用量施入秧田,浅耙混匀即可播种。
③确定秧田与大田比列:根据不用育秧方式合理确定秧田与大田比列,备足秧田面积,手播秧一般1:15-18亩为宜,机播秧一般1
0-为宜。
④精细制作秧畦:手播秧一般畦宽1.5米左右,沟宽20-30厘米,够深20厘米的标准制作秧畦,便于秧田管理,机插秧根据秧盘规格大小合理摆放,一般畦田宽厘米,沟宽25厘米,深15厘米制作秧畦,提前上水整平深实,版面达到实,平,光,直,达到秧板沉实不陷脚,平高相差不超过2厘米,光板面上无杂物,秧板整齐,秧沟垂直。
四,提高播种质量
①做好种子处理,播种前做好晒种,药剂浸种或药剂拌种,以提高发芽率,出苗整齐度,减少种传病害,有效控制恶苗病,干尖线虫病,细菌性绦斑病,稻瘟病等病害发生。
②确定适宜播期,以在最适温光范围内够安全齐穗和灌浆结实为原则,根据不同品种类型,不同载体方式适宜播种时期,同一地区的杂交中籼稻,手插秧适宜播种期一般为5月1号前后。机播秧秧龄弹性较短,要根据品种岔口,插秧时间等具体情况,合理确定播种期,一般时间为5月20号前后为宜。
③适宜播种量,手插秧一般秧田亩用量15-18斤,机播秧每盘播量约60-70克,亩插秧盘20瓶盘左右,根据品种的分孽情况,合理增减每亩用盘量。
④播种,将种子均匀撒播在整好的秧畦,浅搂将种子搂入土中,如有漏籽可用田土覆盖,减少露籽。
⑤播后上水湆畦
⑥退水喷封闭除草剂,保持畦田无积水进行土壤封闭,亩用二甲戊灵毫升兑水30-50斤均匀细喷于畦面。不可喷水过度,做到高浓度细喷雾,有利封闭除草效果。
⑦覆盖无纺布农膜,起到保温,保湿,防鸟害,有利全苗
五,秧田管理,水稻播种出苗后,即进入秧田管理期,重点抓好肥水和病虫害的管理
①科学管水,手插秧3叶期前保持床土湿润3叶期前看苗补水,如气候干燥无雨,中午秧苗卷叶,应在第二天上午及时补水(忌中午浇冷水),达到控上促下,看根系发达,矮壮老健的秧苗。机播秧揭膜前保持盘土湿润不发白,缺水补水,揭膜至2叶期前建立平沟水,保持盘面湿润,盘土含水又透气,以利秧苗盘根2-3叶期视天气情况勤灌根跑马水。做到前水不接后水。移栽前3-4天落半沟水蹲苗,以增强秧苗抗逆能力。
②适宜适量追加是苗肥,于插秧应在3叶期后综合上水追施长粗肥,亩施尿素10-15斤或复合肥25-30斤,施肥时必须秧田建立水层,严防肥害。栽插前5-7前施好起身送嫁肥,亩施尿素10斤左右。机插秧一般不需要追肥,根据苗情长势可适当追施尿素3-5斤一亩,或页面喷施1%尿素水
③病虫草害防治,秧田期病虫害主要有烂秧病,立枯病,稻瘟病,纹枯病,稻蓟马,灰飞虱,螟虫等,为减轻秧田的病虫害,一般防治措施是,病虫3叶期前病虫害主要有立枯病,稻瘟病,害虫主要有灰飞虱,稻蓟马,可用甲霜噁霉灵加阿维菌素防治,4叶期后病害虫主要以稻瘟病,纹枯病为主,害虫已飞虱,蓟马,二化螟为主,要及时防治,可用苯甲环唑加氢虫苯甲酰胺加吡蚜酮防治,移栽前2-3天施一次送嫁肥,做到带药移栽,减轻大田防治压力。
④秧田杂草,秧田主要有稗草,水莎草及部分双子叶杂草,杂草防除应做到一封二杀,落谷后盖膜前用药封闭,药剂有丁·噁合剂或甲戊灵等,如封闭不理想或未封闭的秧田,可在秧苗4叶期杂草2-3叶进行茎叶处理,禾本科以稗草,水莎草为主可选用氰氟草酯加五氟碘草,胺防除,如有双子叶杂草混生可再加氯氟乙酸防除双子叶杂草,施药前排干水,施药后24-48小时复浅水保持3-5天,增强防除效果,配方30%氰氟草酯毫升加5%无氟草胺比氧乙酸30毫升,兑水30公斤喷雾
免责申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