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鳖虫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齐白石57岁成北漂族,67岁买房搬家后他 [复制链接]

1#

年,北京一拍卖会上,一幅中国名画《山水十二条屏》经过70多次竞拍,最终以9.3亿元成交,各路媒体纷纷称它为“全球最贵的中国艺术品”。

不得不说,这个形容非常贴切。这也让更多人好奇,一幅画价格这么高昂,那它的创作者岂不是家财万贯。

事实并非如此,55岁时,他决定“北漂”为梦想拼搏;67岁时,他才在北京买下自己的房子,直到晚年他才名利双收。

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齐白石,他北漂多年,几度经历低谷,留下了一段非常励志的传奇故事。

齐白石

兜兜转转,与命运死磕

年,湖南盗匪横行、战乱不断,有口饭吃的人都逃到外地去避灾了,齐白石也整日提心吊胆的度日。

正当他一筹莫展时,旧友樊樊山再次劝他去北京发展,于是,已经55岁的齐白石告别了父母,离开家乡,开始了他的“北漂”生活。(第一次是年,齐白石应邀去京城教人作画,朋友樊樊山提出要将齐白石推荐给慈禧太后,充当内廷供奉,齐白石婉言谢绝。)

想要在人才济济的北京闯出一番天地,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初到北京,齐白石就受到京圈艺术家的打击。

有一个自认为才华横溢的“专家”,在看完他的画后给出这样的评价:“胸无点墨!画出来的俗气熏人,难登大雅之堂!”

要知道,齐白石可不是初出茅庐的小伙子,他在湖南也是有一定艺术地位的人,这分明是故意打他脸呢!

齐白石出身农村,一辈子也就上过半年私塾,在年幼时从未显现过绘画天赋,他自知自己算不上天才画家。

但是,对方瞧不起他,背地里嘲笑他,他并不在乎,他知道文人相轻,不必与这类卖弄学问的人计较。

齐白石曾说:“我认识的有文化之人也不少,像他这种人,画得一般,自以为是,百年之后谁有出息,就留给世人去判断吧。”

为此,齐白石在《题椶树》中写道:“任君无厌千回剥,转觉临风偏体轻。”表示他丝毫不计较的心境。

不得不说,格局注定了一个人是否能成大事。

比起这些,齐白石更关心自己在北京的居住问题,他已经一把年纪了,兜里却装多少钱,根本租不起北京的房子。

总不能去睡桥洞吧!

他还得找个干净的场所画画呢。齐白石思来想去,最终借住在一个叫“法源寺”的寺庙,说是借住,其实就是被收容了。

法源寺,历史悠远,可上溯至唐朝时期。地处北京市宣武门外教子胡同南端东侧。相当于齐白石在“北京二环”有了暂时的安身之所。

兜兜转转一大圈,齐白石终于解决了住所问题,接下来就是如何把画卖出去。

在老家那会,他还算有一门技术,虽然不能下地种田,但凭着木匠的手艺,加上卖画,总能混口饭吃。

到北京可不一样了,齐白石年纪已高,不能干力气活,唯一能傍身的只有画画。

他下定决心要闯出一番名头,思来想去,他决定模仿名家的字画,改进自己的绘画风格。

北京虽然是有志者千千万,但是齐白石画卖得却比登天还难!没有收入,日子也过得异常艰苦。

年9月底,齐白石听闻老家战乱平息,便离京南下回乡。刚过了一阵安稳日子,土匪卷土重来,比上一年更严重。家乡稍微有点小钱的人,整日战战兢兢,生怕被土匪烧杀抢掠。

齐白石本就不是富裕人家,一家人也只是勉强度日。可不知是谁先起了头,说他在北京赚了大钱。只要齐白石在村子里遇上人,对方总要调侃他几句:“混皇城的人回来啦。”

很快,他赚大钱的谣言传到土匪耳朵里,土匪开始密谋从齐白石手里弄点钱来。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这群土匪最终决定把齐白石抓来替他们画画,然后卖钱。

土匪们嚷嚷着:“把芝木匠(齐白石)绑来,一天让他画个十几幅画,保准有花不完的钱。”

为了避开这群狂徒,齐白石不敢回家,带着家人住在紫荆山下的亲戚家里,那里地势偏僻,很不好找。

在这里,齐白石住进茅草屋,隐姓埋名,他吃不饱穿不暖,吃尽苦头。齐白石突然觉得,家乡再好,不能过上安稳日子,还不如留在北京漂泊。

齐白石下定决心,一定要留在北京扎根!

年,齐白石再次回到北京,。他的妻子陈春君曾来北京看过他一次,发现他被“收容”在寺庙里,顿时摇摇头,表示自己在老家带孩子比较好。

为了不让丈夫寂寞,陈春君张罗着给他找一个小老婆——年仅18岁的四川姑娘胡宝珠。

胡宝珠嫁给齐白石后,齐白石在北京的日子算好过了些,他很喜欢聪明漂亮的胡宝珠,常教她写字画画,胡宝珠则悉心照顾齐白石的生活起居。

胡宝珠年轻时

齐白石一心想打破生活的困境,为了把画卖出去,他也是够拼的:当时的京圈一幅字画卖多少银子,齐白石就半价卖,别人一个扇面卖两元银币,齐白石就卖一元银币。

即便如此,齐白石仍然没把画卖出去,这让他意志消沉了好一阵子。好在有胡宝珠陪在他身边,一起度过这段黑暗日子。

年,齐白石通过齐如山结识了一代戏剧大师梅兰芳。梅兰芳性情儒雅,礼貌温和,很容易和人亲近。

那天,齐白石给梅兰芳画草虫,梅兰芳亲自给齐白石磨墨,齐白石画好后,梅兰芳兴致颇高,当场唱了一段贵妃醉酒。此后,两人便结为朋友。

梅兰芳

梅兰芳一直觉得齐白石的画作惊为天人,日后一定会被人挖掘。

后来在一次宴会中,齐白石也被邀请参加,举办宴会的是当时的一个大官,来访者皆是有身份的人,非富即贵。齐白石衣着普通,也没有熟悉的朋友到场,在场没有人搭理他。

齐白石窘迫地立在原地,心中懊悔不应该来。

这个时候,梅兰芳出现了,他看见齐白石的尴尬境地,主动过来与他交谈,态度谦逊,梅兰芳在当时的名气可大着呢!

这下一来,便有不少人注意到齐白石。

梅兰芳大方地向众人介绍:“这是齐白石,我的一个画家朋友!”

至此,齐白石总算搭上一些京圈的人,开始有人找他买画。

后来,齐白石为了感谢梅兰芳的恩情,特地画了一幅《雪中送炭图》赠与他,并提上诗句:“而今沦落长井市,幸有梅郎识姓名。”以此赞叹梅兰芳的慧眼识珠。

齐白石在北京的绘画事业逐渐起色,但对他影响最深的还是他的贵人——陈师曾。

陈师曾

那天齐白石在琉璃厂南纸铺挂卖他的画作和刻印,陈师曾刚好走进来看他的作品,不由地赞叹道:笔法不错,有底子!

陈师曾很欣赏齐白石的风格,一番交谈之后,发现两人竟是老乡!

陈师曾出身名门,他的祖父是湖南巡抚陈宝箴,父亲是大名鼎鼎的诗人陈三立。他自己自幼接触绘画,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是北京画坛极有声望的人,眼光独到又很惜才。

在与齐白石这天的交集过后,陈师曾专门去法源寺拜访他,一来二往,两人的关系逐渐亲密,成为惺惺相惜的好友。

那段日子,陈师曾在教育部上班,和鲁迅是同事,齐白石经常白天画一整天的画,晚上就去请教陈师曾。

陈师曾画作

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陈师曾也明白齐白石面临的困境,于是给他提出建议:

“我觉得你要改变一下笔法,毕竟你身在北京,不能按照以前的笔法去画,模仿痕迹太重了,这样不吃香。”

齐白石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便采纳了陈师曾的建议,改变自己原来的画法,果然有了不同的局面。

他在寻找适合自己的绘画风格时,开创了红花墨叶法。就是画花时,花朵化成红色,叶子全画成黑色,用色大胆,把各家画派的精妙之处结合在一起,开创出全新的画派。

齐白石在后来这样形容与陈师曾的情谊:“关于对画的理解甚至对世道的看法,我们总能想到一块,交情便越来越深。”

为此,齐白石为陈师曾写下:“君无我则不进,我无君则退。”

年,陈师曾前往日本参加“中日联合绘画展览会”,他特意带上齐白石的山水花卉。没想到,日本人特别喜欢齐白石的画作,当即决定买下来,平均一幅元银币!

二尺长的山水画更是达到元银币!

齐白石的画深受日本人喜爱,全部以高价售罄。

这么高的标价,一些画商嗅到商机,得知齐白石的画在北京的价格很低,决定亲自前往北京收购。陈师曾连忙发电报给齐白石,叮嘱他把剩下的作品定价提高二十倍,和东京这边的画趋于一致。

最让齐白石激动的,是他和陈师曾的两幅画被外国人带去巴黎参加艺术展。

齐白石画作

自此之后,齐白石的画作从国外火回国内,一时间供不应求。他写下“一身画债终难了,晨起挥毫夜睡迟”来形容每天起早贪黑绘画的疲惫。

从今往后,齐白石名利双收,再也不是北京无人问津的小画家。多少收藏家渴望拥有他的画作,简直是千金难买!

2.功成名就,安家北京

经历了这么多,齐白石终于有机会在北京买下属于自己的住所。距离他决定来北漂,已经过去12年了!他再也不用去法源寺、龙泉寺、观音寺等各大寺庙借住。

他把住所买在西城区跨车胡同13号,一座居于闹市中间的古老四合院,每当夕阳西下,总有橙色的落日照耀在四合院灰瓦顶的枯草上,很符合齐白石这个年龄的心性。

齐白石故居

搬进新房的那天,齐白石激动地在房子里来回转圈,不停地点头说:“好!好!好!”

只有他懂得,大器晚成的心酸与不易。从今往后,他再也不用寄人篱下,不用点头哈腰的恭维别人,他可以,画自己想画的东西了。

遗憾的是,齐白石的父母亲双双离世,他没来得及接自己的老父母来享福,家乡连年战乱,他甚至没能赶回去见他们最后一面。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年,在齐白石成为名声赫赫的画家一年后,他的挚友陈师曾患病离世。齐白石说:

“我的艺术生涯能有今天的成就,都是靠着师曾的提拔,我是永远忘不了他的恩情的。”

陈师曾走后,齐白石常感到心中空虚,悲痛异常。他写下让人肝肠寸裂的诗句:“哭君归去太匆忙,朋友寥寥心益伤。”

年,或许是思友过度,又或许是上了年纪,齐白石生了一场大病,一个多月不能下床。这段日子,他停止了作画,刻印。等他病好些后,梅兰芳正式拜他为师学习画画。

年,齐白石通过老乡的介绍认识了林风眠、徐悲鸿等著名画家,他们又相继成为齐白石的贵人。

林风眠,在法国留学七年,主张现代主义;徐悲鸿,也曾在法国留学八年,主张古典写实主义,两人风格不一的人同时对齐白石的画作表示欣赏,可谓难得。

林风眠出于对齐白石的喜爱,多次前往齐白石家邀请他前往北京艺专任教。

当时那些校内老师仍保留着对齐白石的最初印象,不愿与他为伍。是林风眠的坚持,引领了一股推崇齐白石之风,65岁的齐白石才答应前往任教。

自古才子多风流,虽然齐白石在艺术的道路上颇为坎坷,但在爱情上算是水到渠成。

齐白石和胡宝珠

年,发妻陈春君去世后,他把胡宝珠扶正,胡宝珠在绘画上颇有天赋,能用笔临摹齐白石的作品,很是传神。

私底下,齐白石喜欢让她品评自己的画作,并遵从她的意见修改。

年,胡宝珠病逝后,医院护士夏文珠相恋,怎奈儿女不同意,他们后来分开了。93岁高龄的他又嚷嚷着要与22岁的小姑娘结婚,只是没来得及举行婚礼就去世了。

年,齐白石在北京去世,享年95岁。

齐白石

结语

回望齐白石这一生,从默默无闻的木匠到流芳百世的书画巨匠,他既有励志的寻梦漂泊,又有梦幻般的爱情故事,可谓是多姿多彩。

他也用自身经历告诉世人,每朵花开的时节不相同,有人年少有为,有人大器晚成,永远不要放弃对梦想的热爱与追求。

要想功成名就,还得能吃苦,不能放弃。

俗话说得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让我们致敬为近代中国绘画艺术做出贡献的齐白石先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