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二十几岁,规划你的人生》作者:吴力强。搜索书名开始观看吧~
-----精选段落-----
第四章二十几岁,怎样成为职场中的常胜军
在应聘市场上,你不是把薪水开低一点,就会比其他应征的人多一点录取的机会,而是要把你的价值提高很多,这才会真正打动老板的心。
比如,你愿意主动加班,而且在同一时间内,一个人做两个人的事,有双倍的生产力,在就业的市场上,你的竞争力就非同一般了,根本不愁找不到工作。
经营一家餐厅,可以多出一些新菜与特色菜品,为顾客提供更经济美味的组合套餐,或经由网络订购免费外送到家,替顾客省下一成的服务费,会比一味地打折促销,更有机会赢得更多。
商业竞争激烈也并非全是不好。它会有助于淘汰一些价格虚高的商业行为,让大部分虚有其表的商品重新回到它们各自的价值基本面。有一些商品,价值与价格并不相符,虽然是有一些价值,但是价格却大大超出价值。这样的商品,就属于不打折就滞销的那一类,当竞争激烈时,应声倒地的几率偏高。因为商家平常赚惯了轻松的钱,本身不够扎实;碰到不景气时,不懂得应变,也不愿意放下身段、学习吃苦,在竞争中于是被淘汰出局就在所难免了。
所以,内在的价值一定要够水准,才能够卖出一个好价钱。努力提升自己的素质,肯于吃苦,一专多能,多技在手,就会大大提升自己的价值。让老板觉得用得其所,物超所值。你不仅提升了身价,也让别人乐得其所,这不比一味降低价格要好得多吗?
靠什么超越对手
——公平竞争总是一件好事,它可以让人在职场中不断进步。
职场中到处充斥着的竞争,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在竞争中要学会运用各种策略和手段,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好酒也怕巷子深
我们要多给自己创造机会,如果不知道去创造机会,有了机会也不知道如何把握,在职场竞争中失败当然在所难免,恰如一只不懂得在人前开屏的孔雀,又怎会让众人因它的美丽而发出赞叹的欣赏?如果没有坚强的后台做硬件,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只有依靠自身的软件了。比如:你是否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有没有团队精神?外交能力是否出色?是否知道编织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等等。当然,你所拥有的这些软件一定是对手所没有的,这样才能体现你的优势。然后再通过适当的途径把它们展示出来。
安阳平时所做的策划文案十分精彩,并常有文章在报刊杂志上发表,当安阳得知办公室主任一职空缺,公司内定的人选是打字员小李时,自信的他便来了个毛遂自荐。总经理边翻看着安阳的文案,边对他一手漂亮的字发出赞叹,考虑之后终于决定放弃了那个文笔平平的小李。
“酒好不怕巷子深”、“土不埋金”的古训有时在职场竞争中并不适用,不如学会让别人发现你,等着被别人发现往往会使自己与机遇失之交臂。
2.重视沟通与协调
张丰是一个公司的部门经理,后来,上面任王选为这个部门的副经理。张丰感到王选的到任对自己是个威胁,于是张丰为了保住现在的职位,自恃在公司的老资格,便经常在老板面前说王选的坏话,有一次竟当着全体员工的面因为一点小事对王选大发肝火。王选尽管心中十分生气,但很有涵养的他并没有与张丰发生正面冲突。半年后王选正式被公司委派做部门经理,而张丰则一气之下辞了职。
没有老板会把一个心胸狭隘、与同事矛盾重重的人放到最重要的职位上。如果张丰能采取另一种更积极的方法:比如与王选的良好沟通与协调,多多向他学习一些管理之道,注意与其他同事的交往方式,在上司面前谈及同事时,着眼于他们的长处而不是短处,那么凭着他在公司的资历,老板又有什么理由不让他坐稳这个部门经理的职位呢?可见,与同事发生正面冲突是一种愚蠢的做法。
3.多理解别人
理解别人会使他更乐于接近你和与你共事,在竞争中会得到更多的投票。在公司这个讲究团队合作精神的地方,其实并不需要有太强的个性。有时候个性太强会使上司觉得你缺少服从和整体意识。如果你能理解对手,那么,你的同事和上司会相信你能理解在以后工作和人际关系中所发生的种种矛盾和不愉快,从而使大家的合作变得顺畅自然。“成者王侯败者寇”并不适用于竞争激烈的办公室,因为不论胜败如何,大家今后还是要在一起工作。试着让自己拥有一颗宽容的心,让心绪变得平和,使自己能理解别人,这样无论成败你都是英雄。
广告部经理在离职之前,曾向公司推荐林文代替自己,但最终坐在这个位子上的人却是王波。有人为林文感到不平,毕竟王波无论从资历还是从学历或水平上都比不上他,但林文笑着说其实王波有许多优点。王波深知自己为了得到这个职位使用了不高明的手段,所以心里也觉得愧对林文。但大度的林文却不去追究这件事,在同王波的交往中仍保持着友善的态度,令他既意外又感动。第二年的薪资评比,林文得到了最高的加薪幅度,身为广告部经理的王波在其中当然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久林文也被委派做了公关部的经理。
不理解的后果是带来仇恨和对别人的指责,这时的你已经被自以为是蒙上了双眼,紧盯着对手的短处,看不清楚自己的劣势,又何谈进步与提高。而且,成败得失也会左右自己的情绪,从而影响工作和人际关系。一旦你在竞争中失败,将很难与对手保持友善的合作关系。竞争并不意味着与自己的竞争对手发生正面冲突,这往往会招致别人的看低和上司对你的负面评价。因此,选准时机运用以退为进的战术,才是一种更高明的竞争手段。
别往低处跳
——可以骑驴找马,但不要虐待那头驴。要么放弃这头驴,既然要了,你就要把它当成自己的旅伴和爱人,认真对待。
一棵大树上,有一个部落的猴子,可以分为3类,智商50以下,50至,以上。每只猴子死后升入天堂,都要回首看看,他这辈子占据的树枝上,产了多少果子——基本上他们每只猴子在某一段时间之内都会占据一条树枝,如果这条树枝长了果子,就归他所有。如果离开,或者被赶下来,当然这之后的果子就没他什么事情了。
当然,最爽的猴子是占据了一个小树枝,而这个小树枝越长越大,果子越长越多,而且长期有。这是所有猴子的事业梦想。
智商50以下的猴子,没什么想法,反正平生第一次睁开眼睛能抓东西的时候,就扑到一个没什么人的枝条上,抱住了不动,50年不动。
智商以上的猴子,一眼就看出来那些小枝条以后要成为大主干,而且向上长有足够空间的。于是慧眼独具,穿过芸芸众猴,低调跳上,小心抱着,好好爱护,捉虫呀什么的,勤劳不辍。
智商在这之间的猴子,聪明足以认识到枝条与枝条是不同的,又不足以找到真正的大牛枝。聪明足以让其自信,并立意寻求更美好的生活和事业,又不足以看到超过3年的未来趋势。于是他们每1至3年就觉得现在的枝条不好,没有前途,痛定思痛之下换一条再抱。
可是慢慢地,他们(智商50至)逐渐发现,每次换的时候,都只有一些在下面的、还没长起来的小枝条可以跳上去,其他的上面的大枝条要么已经长上去了,离开现在的位置太高,要么有人了。
跳槽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好时机,犹如买卖股票的抄底一样。如果把握不好时机,盲目乱跳,像智商中等的猴子一样,没有一个好的坚持,只会越跳越糟。
作为打工者,每一个人差不多都有一次或多次跳槽的经历。做同样的工作,工资只要比现在的高,我们跳槽的可能性就会很大。对于一个打工者来说,每月多挣几百块钱也是有相当诱惑力的,干同样的工作,对于更高的薪水,谁不动心啊。
生活是很现实的,打工不就是为了挣钱吗?哪儿给的钱多,自然就去哪儿干。我们这么想没有什么错,不过也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轻易走人,还要多想想今后的发展和长远的打算。
有位职员在一家公司已经服务七年,公司正准备提拔他的时候,他却提出了辞职,原因是另一家公司愿出更高的酬金聘用他。可是半年后,他又去找工作了,原因是所去的那家公司因管理不善而破产了。那位职员后悔自己当初经受不住高薪的诱惑,才落得今天的败局。
跳槽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应该慎重行事。什么时候跳,跳到哪里去,很有讲究。不合适宜的跳槽,只能越跳越穷,学不到技能更赚不到钱,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最后一无所获。
一个没有前途的打工者,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成功的跳槽,会更有利于自己的事业。它不是对高薪或高一级职位的追求,而是对职业生涯进一步发展的追求。越跳越高,高的不仅仅是薪水和职位,更重要的是,使你的职业生涯步入高阶。
在你适合的行业里想有所发展,就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飘忽不定。应该安心于本职工作,把工作力争做好。工资的多少固然重要,但聪明的人看得更远,他们更看重工资以外带给他的东西。
其实工作就像是在挖井,泉水就在脚下,但是没有恒心的人只凿了一点就告放弃,凿了无数的浅坑,还是看不到泉水。而甘甜的泉水是留给那些执着而有恒心的人的。每一项工作在成就之前都会碰到很多的困难,有时甚至令人感到绝望,这个时候大部分人都想一走了之。但是走其实并不是最好的办法,如果你没有在困难里学会对付它的办法,在新单位你一样会一筹莫展。在事情尚有可为时放弃努力,这是很愚蠢的。是不是非走不可,这个问题一定要问到自己心里有清晰的答案,如果现在的单位还有很大的发展前途,就轻易不要离开。
有的人在跳槽之前,并没有很清晰的策略,而是因为新单位的一个优势就马上跳槽,然后受另一个单位的吸引又再度离开。岁月蹉跎,别人都已稳步向前,他还一事无成。在一个行业里,真正代表你的是身价,身价永远是你资本的象征。身价,是打工者的资本。身价越高,前途越光明。
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在有转换工作念头的时候,不妨仔细想想以下问题:
1.我为什么要换工作,人生的未来目标是什么?
2.新工作对未来目标的实现,有哪些具体的帮助?
3.留在原来的环境工作,还可以得到哪些进步?
4.我现在碰到哪些问题,会在新的工作上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