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什么药好自贸区负面清单瘦身 央行30条实施细则难产
“对于外界期待甚重的金融开放,虽然“央行30条”已经出台,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也出台了21条*策,但由于“金融一旦在一个点上开放,整个资金的流动就很难管理,监管部门对此态度谨慎”。”
下一稿(负面清单)肯定要往下减,实质性的突破值得期待。 这将成为2014年上海自贸区的大概率事件。对于外界期待甚重的金融开放,虽然 央行30条 已经出台,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也出台了21条*策,但由于 金融一旦在一个点上开放,整个资金的流动就很难管理,监管部门对此态度谨慎 。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下称 上海自贸区 )已运行三个月,28.78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为最令人关注的改革热土。
2013年12月30日,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管理委员会(下称 上海自贸区管委会 )一位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 有些人从早上六七点钟就来排队拿号。 来自上海市工商局[微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1月底,上海自贸区内共新设各类企业1779户,平均每天新设的企业接近30户。但在采访中发现,很多人虽然注册了企业,但并未想好要做什么。
外界普遍关注上海自贸区的金融开放,但据了解,虽然 一行三会 目前共计出台了51条相关的*策、措施,但实施细则的落地仍然阻力重重。值得欣慰的是,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2014版将 瘦身 ,目前已启动编制工作,2014年年中将推出。
近2000户企业抢注
2013年12月30日,上海外高桥(31.66, -0.87, -2.67%)保税区基隆路9号,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办事大厅,排队咨询、注册公司的人们排成了长队。一位温州籍商人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 注册的费用加上办公室的租金,两万多块钱,先注册一个公司,占个位置再说。
上海自贸区挂牌以后,自然少不了以善于寻找商机著称于世的温州商人身影。这位温州商人告诉,第一个在上海自贸区递交企业注册申请的、拿到外资公司首张牌照的,都是温州商人,温州商人成批地跑到上海自贸区注册企业。
上海自贸区的一大创新之处就是试行企业认缴登记制度的 宽进 原则,不再限定企业的最低注册资本,这就意味着在注册公司方面的资金占用将大幅下降。据了解,理论上来说,在上海自贸区 一元也可以注册公司 ,但是通常来说需要花费每年2万元购买一个 虚拟地址 ,或者在上海自贸区之内租下一间办公室,三四天内就可以完成企业注册流程。
有些人从早上六七点钟就来排队拿号。 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工作人员告诉。
上海市工商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1月底,上海自贸区内共新设各类企业1779户(含分支机构12户),注册资本(金)总额达到426.3亿元;其中私营企业1556户,占新设内资企业总数的92%;新设外商投资企业89户,比例不到10%。
上海外高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宏透露,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以来,平均每天都有一两百家企业前来咨询、注册,其中90%以上都是民营企业,但很多企业在注册以后,并不明确具体要做什么业务。
2013年12月,上海国金租赁有限公司获得母公司上海国际集团以及上海实业控股有限公司的增资,希望在上海自贸区打造融资租赁平台。该公司一位高管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 与世界航空金融中心爱尔兰相比,上海自贸区落地*策的优惠力度并不大,不止是税收方面,还涉及法律框架的问题,外资还有很多担心。 与温州商人相比,上海国金租赁有限公司所持态度可谓理性。
金融开放阻力大
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虽然还没有想好在上海自贸区做点什么,但温州商人们对于上海自贸区的金融开放普遍寄予厚望,希望分得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的*策红利。
对于金融开放,好消息是,2013年12月央行已经出台了《中国人民银行[微博]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建设的意见》,包含了30条*策的这一文件已经被称为 央行30条 ,加上此前中国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出台的21条措施,主管金融领域的 一行三会 已经出台51条支持上海自贸区的*策和措施。
央行30条 涉及到贸易便利化、人民币跨境结算、外汇管理等诸多外界关心的问题。据了解,在 央行30条 出台的当天下午,央行上海总部召集了上海自贸区内的9家商业银行、3家基金以及其他在自贸区拥有牌照的多家金融机构负责人进行座谈,征求对于 央行30条 的看法以及对于制定实施细则的建议。
与会金融机构人士透露,央行方面表示,下一步的实施细则将对 央行30条 涉及的细节问题给出专门解释。
但也有权威消息人士表示, 央行30条 的实施细则,由于需要协调统筹的部门太多,短期之内难以出台,取而代之的是以6~7部配套文件的形式分批发布细则。
上海市正着手成立上海自贸区金融工作协调推进小组,该小组由上海常务副市长屠光绍担任组长,主要有两项任务,一块是配合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协调推进自贸区的金融开放创新,一项是为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在自贸区的金融开放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提供服务和保障。
自贸区面对金融机构的环境发生了变化,金融机构管理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经营范围也发生了变化,必须采取一些与国际接轨的措施。 屠光绍在2013年12月27日的一次会议上表示,金融监管部门已经在考虑与国际接轨的问题, 一行三会 的协调监管已经在上海自贸区启动。
坏消息是,业界认为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的阻力很大。比如,商务部研究院外资部主任、高级研究员马宇就表示, 央行30条 看起来向区外辐射有点打通的意思,但实际上*策力度有限,不可能真正打通,因为打通了就等于市场全面开放了。
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叶珺也认为, 金融开放触动会比较大,风险也比较大。金融一旦在一个点上开放,整个资金的流动就很难管理,监管部门对此态度谨慎。
外界比较看好的是上海自贸区的离岸金融业务。上海自贸区管委会一位人士告诉,自上海自贸区挂牌以来,包括新加坡、中国香港、耿西岛等传统的自由港和离岸金融中心,纷纷组团到上海考察,寻求合作机会,以至于 每天都忙于接待各地的考察团 。
但在2013年11月底,耿西岛首相Peter Harwood曾在接受采访时告诉,在与屠光绍的会谈中, 我们最想做的是让耿西岛金融业进入上海自贸区,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不过,屠光绍的回答是 具体的法规*策尚未出台 。( 熊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