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鳖虫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刘淑云家乡的沙土 [复制链接]

1#

家乡的沙土

文/春天—刘淑云

我的故乡是个穷山村,它既让我忘不了,又爱不起来,尤其是故乡的沙土让我最讨厌。

记忆中故乡的小路是沙土弥漫的路面,走一会儿鞋里就灌满了沙子。时不时就得停下来,将鞋子里的沙土往外倒一下,遇到车辆疾驰而过的时候,飞扬的沙土马上落在路人的全身。

春季,每当刮起沙尘暴,沙土就寻着窗户缝钻进屋里,窗台、桌子也落下厚厚一层。用手指能在桌子上写出清楚的字迹。院子墙根处,经常被沙尘暴聚成一道道沙土岭子。父亲就借着风力用木锹高高地扬,重新把院子扫干净。下雨的时候,当你行走在凹凸不平,泥泞又曲折的小路时,鞋子很容易被陷在泥里。人仰车翻的惨状,时有发生。春季播种的时候,为防止鞋里灌满沙土,有人甚至赤脚在田里劳作。那时候人们都穿自家做的布鞋。只要看见谁穿一双雨靴或胶鞋,都被人们羡慕不已。农家人各个都灰头土脸的。因此我对家乡的沙土讨厌至极。

多年之后,我从电视里看到有一种养生疗法叫“沙浴”,立即颠覆了我对家乡沙土的讨厌。我开始喜欢上了沙土,同时也喜欢上了故乡。

“沙浴”是大自然赋予给我们人类的厚礼。沙粒表面附着的钾、镁等化学物质,人们利用“沙浴”能减轻软骨的破坏。提高局部抗氧化能力。促使损坏的骨关节软组织修复和炎症的消退。改善组织营养和细胞代谢。帮助排出体内毒素还增强免疫力。它能增加人体阳气,抵抗寒邪。对体寒、怕冷、四肢冰凉等症状疗效显著。特别是能帮助杀死皮表面的细菌,对维生素D缺乏性的佝偻病有很好的疗效。

当年每到春夏时节艳阳高照的时候,干干净净的沙土晒得热乎乎的。儿时的我时常和邻居家孩子们在沙土堆上玩耍,享受着阳光。玩“嘎拉哈”,捉昆虫,或用沙土埋上双腿,尽情享受沙土的温热,那种感觉舒服极了。也有年轻的妈妈抱着哺乳的、领着会走的孩子,坐在沙堆上休闲,岂不知我们当时正享受着一种免费的天然“沙浴”。

家乡的沙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炒豆、炒花生、炒苞米花以及其他干果,都离不开沙子。灶下烧着劈柴的硬火,锅上不停地翻炒沙子和干果,沙土传导的高热量使锅里的干果劈啪地爆响,屋里弥漫着浓郁的香气。

还有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家乡祖祖辈辈的女人分娩和育婴,都要用到沙土。

女人分娩前准备一些沙土,将沙土铺在烧热的土炕上,婴儿就降生在沙土上。接生婆即刻剪断婴儿的脐带,清洗婴儿后,摊开尿布,撒上不薄不厚的一层沙土,把新生婴儿的小屁股往上一放,再往婴儿的腋窝处和皮肤皱褶处撒上一撮沙土,用尿布把孩子一裹,捆扎结实任他拉尿。盖上被子,使婴儿安然地睡在妈妈身旁。那是人与沙土初次零距离地和谐接触。相当于今天的尿不湿,既能杀菌,又能祛湿。

我的侄子侄女们,婴儿时期都享受过这种待遇。嫂子的炕头总有一袋沙土,每当用完后,我们姐妹几个就像玩一样,带着筛箩奔向沙堆,很快过滤一袋背回来。

尿湿了的沙土变成了一个坨。嫂子立即给婴儿换尿布,把一块干净的尿布摊开,用手捧两捧沙土放在上面。然后用火盆里烧热的“烙铁”在沙土上烙一烙,感觉和体温一样了,再把沙土摊平,给婴儿换裹上新包。那时候庄户人不知道啥叫“痱子粉、爽身粉、尿不湿”之类的东西。

孩子成长到会爬的时候,土包谢幕,就开始穿开裆裤了,经常把尿湿的小棉裤直接埋到沙子堆里,在上面一番踩,不一会尿液就渗到沙土上。然后挂在阳光处敲打残留下的沙土,再凉干。棉絮照常松软。仅有的几条小棉裤子,也不愁没有替换的。

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大小便失禁也和娃娃一样。人生的终点也同样享受一段“沙浴”的日子。

我的女儿出生在城里。城里人不用沙土育婴。那时候都用旧床单、旧衣服之类的剪成小块,包在尿布里。我总觉得不如沙土,想起来我就感到遗憾。我的外孙出生在比较大的城市,年轻人更是用新式的科学方法育婴。我每每跟女儿讲起沙土育婴的好方法。她好像在听我讲远古的故事。更认为是陋习。

改革开放后,家乡人们有了劳动积极性。沙土也有了生机和活力。人们响应政府退耕还林的号召,防沙固沙,使大面积荒沙变成了林地,沙土得到很好的治理,生态得到很好的保护。家乡人爱吃啥就在自家地里种点啥,过着得天独厚的生活。

优质的沙土和独特的地理环境。闻名国内外的库伦荞麦,就在我家乡这片沙土地上繁殖出来的。经过国家粮农组织评比,使的家乡荞麦在众多的同类产品中独占鳌头。还有远近闻名的库伦银沙湾,已经号称“八百里浩瀚,东北第一漠”。每当你走进沙漠里,不由自主地想起一句古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马上就有一种意境,心旷神怡的感觉,使你留恋往返。

自远古至今,生长在这片土地的烟火人们,始终探索着大自然蕴含的妙用玄机。

家乡的人们,办起了“沙漠温泉”。以草原为主的,户外体验和沙漠文化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了黑龙江、吉林、辽宁以及内蒙古东部大批旅游的爱好者。

家乡的沙土,你虽然没有冰心玉洁,但是,你养育了我们一方人民,你是上帝赏赐给我们一方人们的厚礼。你在人类生活里扮演着多么重要的角色呀!我爱故乡!我更爱你—沙土!

作者简介:

刘淑云,女,高中文化。一九六零年出生。热爱文学。是通辽老年作家协会会员。曾经在《红枫文学》和《风采》刊物、内蒙古商报、通辽日报、都市报上发表过作品。

图文作者刘淑云责编常栋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